第23章:黎巴嫩共和国 (第2/2页)
国徽
黎巴嫩国徽呈盾形。盾面上为斜置的国旗图案,周围有白色绶带,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分别用阿拉伯文和法文写着“黎巴嫩共和国”。
国歌
《黎巴嫩共和国国歌》
歌词大意:我们为祖国、为荣誉迈步向前,我们的勇气和文采为当世称羡,我们的高山和深谷把英才哺育,我们献身于祖国,把事业树建。我们为祖国、为荣誉迈步向前,为祖国奔向前。
国树
雪松(学名:Cedrusdeodara(Roxb.)G.Don)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
人口民族
人口
黎巴嫩主体民族为阿拉伯化的黎巴嫩人(大多为古代腓尼基人及古阿拉米人的后裔),占95%,另外信仰基督宗教的亚美尼亚人约占4%,其他民族约为1%。黎巴嫩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和英语。2008年统计,黎巴嫩全国总人口约410万(不包括长期滞留黎巴嫩的约5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其中约一半的人口集中在贝鲁特和黎巴嫩山区两省,另一半分布在其他六省。目前黎巴嫩全国人口中,基督徒约占40.6%,musilin约占54%,德鲁兹教派约占4.6%。
民族
由于民族宗教的复杂特性和多年内战,黎巴嫩还是世界上鲜有的国外黎裔人口多于国内人口的国家,其中国外黎裔人口中基督徒占大多数,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约1500万,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非洲及海湾国家,亦有不少名人属于黎巴嫩裔。华人在黎巴嫩非常少。
政治
政体
黎是议会民主共和国。议会实行一院制,现有128个议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议员各占一半。黎党派林立,但力量分散,目前无一党占绝对优势。2019年10月,因黎巴嫩政府宣布将对手机社交软件进行免费通话的用户征税,黎民众发起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总理萨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辞职。2020年1月,黎新政府组成,哈桑·迪亚布(Hassan Diab)任总理。8月4日,黎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重大爆炸事件,造成190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抗议民众要求政府下台。10日,总理迪亚布宣布政府集体辞职。11月22日,奥恩总统授命黎前总理哈里里组阁,但因各方分歧严重,组阁未果。2021年7月,奥恩总统授命前总理米卡提组阁。2021年9月10日,米卡提成功组建新政府。2022年5月15日,黎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6月23日,总统奥恩授权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组阁。
政府
总理是政府首脑,主要职权是:领导内阁,并担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zhuxi;在与协会协商后,组成政府;与总统共同签署除任命总理、接受内阁集体辞职或要求内阁解散以外的命令;签署要求召开特别会议和颁布法律及要求重新审议法律的命令;要求内阁召开会议并实现向总统公报会议内容和将要讨论的禁忌一体;监控国家机构的管理岗位工作,协调各部委间的关系。
政府是国家权力执行机构,军队归其领导,内阁权力如下:为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法律草案等,并采取必要的决议予以实施;监督法律、规章的执行,负责国家民事、军事、安全等所有机构的工作;负责讨论国家重大议题,并需2/3的内阁成员同意才具有法律效力。
黎巴嫩内阁于2011年6月组成,共30人,主要成员为:总理纳吉布·米卡提(NajibMikati),副总理萨米尔·穆格比勒(SamirMouqbel),外交和侨民事务部长阿德南·曼苏尔(AdnanMansour),内政和城镇部长马尔旺·沙尔比勒(MarwanCharbel),财政部长穆罕默德·萨法迪(MohammadSafadi),经济与贸易部长纳古拉·努哈斯(NicholasNahas),司法部长谢奇布·卡尔塔巴维(ShakibQortbawi)等。现任总理萨阿德·哈里里(SaadHariri)。
宪法
1926年5月23日颁布,后经8次修改。1990年9月修改时增加了前言。宪法规定黎巴嫩是一个独立、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国家,是议会民主共和国,具有阿拉伯属性,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任何有悖各教派共处原则的权力均属非法。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1995年10月19日,议会修改宪法第49条,规定“现任总统在特殊情况下延任3年,延任只准一次”。修改宪法必须由总统提议后、经政府向议会提出,或10名以上议员提出动议,并获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2004年9月2日,议会通过决议,同意拉胡德总统延任三年。
议会
为一院制。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修改宪法、选举总统、批准总理和阁员人选及审议国家财政预算和对外条约及协定。议席按教派间协商后的比例分配,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议会原设99个议席,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按6∶5分配席位。根据“塔伊夫协议”,黎政府于1991年6月任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占一半的108名议员。1992年7月议会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议席增至128个。本届议会于2009年6月7日选举产生,以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未来阵线为首的“3月14日联盟”获得71个席位,以zhenzhu党、阿迈勒运动为首的“3月8日联盟”获得43席,以米歇尔·奥恩领导的自由爱国运动为首的“变革与改革联盟”获得12席,独立人士获得2席。
政党
黎党派林立,力量分散。主要政党有:
(1)“未来阵线”(FutureMovement):伊斯兰教逊尼派政党。由黎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创建。2005年2月哈遇刺后,其子萨阿德·哈里里(SaadHariri)接任“未来阵线”领袖。同年6月,萨领导的竞选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赢得近60%议席,“未来阵线”跃升为黎政坛和议会第一大政治力量。2009年6月黎议会选举,“未来阵线”领衔的“3·14”联盟再次获胜,赢得全部128个议席中的71席。2010年7月,“未来阵线”正式组建政党,萨阿德·哈里里当选zhuxi,其弟艾哈迈德·哈里里当选zongshuji。
(2)黎巴嫩长枪党(TheLebaneseKataebParty):基督教马龙派政党。1936年11月成立,创始人为皮埃尔·杰马耶勒。2008年2月,阿明·杰马耶勒(AminGemayel)当选长枪党zhuxi。
(3)“黎巴嫩力量”(LebaneseForces):基督教派右翼政党,原系长枪党的武装力量,由长枪党创始人皮埃尔·杰马耶勒次子巴希尔·杰马耶勒1976年创建。现任领导人为执行委员会zhuxi萨米尔·贾加(SamirJaga)。
(4)自由国民党(TheNationalLiberalParty):基督教马龙派政党。1958年9月成立,现任zhuxi杜里·夏蒙(DoryChamoun)。
(5)zhenzhu党(ThePartyofGod或Hezbullah):黎musilin什叶派政党。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成立,与伊朗关系密切。该党拥有民兵约50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1992年2月18日,谢赫·阿巴斯·穆萨维zongshuji被炸身亡,哈桑·纳斯鲁拉(HassanNasrallah)当选zongshuji。2005年,zhenzhu党成员首次担任政府部长。2009年议会选举中该党获得12席。11月,该党宣布放弃建立伊朗式伊斯兰政权,突出该党的黎巴嫩和阿拉伯属性,强调该党将逐步转变为“防卫力量”和建设国家的支柱。本届政府中有两名阁员来自zhenzhu党。
(6)自由国民阵线(FreePatrioticMovement):1992年由黎前军政府总理米歇尔·奥恩(MichelAoun)将军组建。2005年成为议会内最大的基督教党团。2006年4月正式改组为政党。
(7)“阿迈勒”运动(AmalMovement):伊斯兰教什叶派政党。1974年成立,前身为“被剥夺者运动”,为伊斯兰教什叶派主要组织。zhuxi纳比·贝里(NabihBarri)(现议长)。
(8)社会进步党(TheProgressiveSocialistParty):1949年5月成立,为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政党,有党员约6000人。1980年该党加入社会党国际。zhuxi瓦立德·琼布拉特(WalidJoumblatt)。
(9)黎巴嫩共产党(TheLebaneseCommunistParty):1924年成立,是中东地区创建较早的共产党之一。1948年被宣布为非法,1970年取得合法地位。约有党员3000人。zongshuji哈利德·哈达德(KhalidHaddad)。
司法
法院分为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还有处理婚丧、遗产继承等问题的宗教法庭。
政要
米歇尔·奥恩:总统。1935年2月出生于贝鲁特,基督教马龙派。曾在贝鲁特基督兄弟学校、圣心学校、黎军事学校等接受教育,在法国炮兵学校等军事学校受训。1984年6月担任黎军司令并晋升中将。1988年就任黎临时军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1991年流亡法国,于1996年在法组建自由国民阵线。2005年奥恩返黎,当年当选为议员,其领导的自由国民阵线成为黎议会最大的基督教党团。2015年卸任自由国民阵线zhuxi一职。2016年10月31日,黎举行议会选举,奥恩当选黎总统并随即就职。已婚,有3个子女。
纳比·贝里:议长。1938年出生于塞拉利昂,伊斯兰教什叶派、阿迈勒运动zhuxi。毕业于黎巴嫩大学法律系,后在法国进修。1963年任黎全国大学生联合会zhuxi,并担任过世界爱国学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后担任黎伊斯兰什叶派最高委员会委员,1980年当选为阿迈勒运动zhuxi。1984年4月30日,担任水、电、司法、南方、重建事务国务部长。1989年11月,担任水、电资源、住房、合作部长。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担任国务部长。1992年10月21日当选为议长,1996年10月、2000年10月、2005年6月、2009年6月、2018年5月、2022年5月六次连任。有9个子女。
经济
概况
黎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黎内战前曾享有中近东金融、贸易、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但16年内战加之以色列入侵,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1650亿美元。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黎预期经济利好,大兴土木,后由于地区形势持续动荡,其经济复苏计划受挫,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九十年代后期,黎经济形势渐入困境,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攀升。2006年长达月余的黎以冲突造成黎大量基础设施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32亿美元,间接损失超过70亿美元,使黎经济发展陷入停顿,债务负担加重,战后重建任务艰巨。冲突结束后,黎已获得逾100亿美元援助承诺。
状态
2022年4月4日,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等媒体报道,黎巴嫩副总理萨阿德·沙米宣布,黎巴嫩央行及政府已经处于破产状态。萨阿德表示,这次破产造成的损失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黎巴嫩央行共同承担,各方对于承担损失的责任分配都没有异议。
自2019年以来,黎巴嫩多次出现严重经济危机,货币一度贬值超过90%。2020年8月,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大爆炸,港口附近装有大量储备粮食的仓库也被引爆,粮食短缺的问题也直接破坏了全国经济形势,导致黎巴嫩出现大规模失业等严重经济问题。
工业
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加工业为主。主要行业有非金属制造、金属制造、家具、服装、木材加工、纺织等。从业人数约20万,占黎劳动力的7%。2005年工业投资额为1.04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是仅次于商业和非金融服务业的第三大产业。
农业
农业欠发达。2005年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国可耕地面积247939公顷,其中灌溉面积104009公顷。牧场36万公顷,林地面积79万公顷。农产品以水果和蔬菜为主。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果园面积约6万公顷,主产柑桔、苹果、葡萄和香蕉,年出口水果约26万吨。黎粮食生产落后,主要靠进口。国内粮食耕种面积共8万公顷,其中大麦、小麦种植面积2.5万公顷。其他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烟草、甜菜、橄榄等。21世纪初黎葡萄种植业发展很快,2001年生产葡萄酒500万瓶,其中40%出口。贝卡谷地为黎主要农业种植区,占全黎种植面积35%及谷物产量的30%。
旅游业
黎巴嫩有雪山至大海的独特自然环境,气候宜人,拥有巴尔贝克神庙(Baalbek)、比布鲁斯(Byblos)、提尔(Tyre)、安贾尔(Anjar)、迦迪沙峡谷(OuadiQadisha)5处世界遗产,是中东著名旅游胜地。据世界旅游理事会提供的数据,2017年旅游业对黎巴嫩GDP的贡献为94亿美元,创2013年以来新高,其中70亿美元由外国游客创造。加上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旅游业对黎巴嫩GDP的贡献率为18%。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创造33.8万个就业岗位。尽管受到地区安全局势不稳的不利影响,黎巴嫩旅游部门已启动多项战略投资项目以期恢复旅游业生机。世界旅游理事会估测2018年黎旅游业增长6.2%,创汇从33亿美元升至35亿美元,游客以欧美、海湾国家居多,欧美游客占比54.16%,其次为阿拉伯国家。2019年5月,黎巴嫩旅游部长启动首次访华行程,并邀请中国旅游产业运营商来黎商谈对接合作事。据黎旅游部不完全统计,2018年,约有8000余名中国游客进入黎巴嫩境内。为抗击新冠疫情,2020年3月,黎巴嫩启动全国总动员并延长至6月7日,封锁航空、水运等边境口岸,旅游业再度遭受重创。
金融
金融业是黎巴嫩经济四大支柱产业(金融、侨汇、旅游、贸易)之一,占GDP比例保持在10%左右。黎巴嫩是中东地区银行业务的金融中心,其银行业是中东地区最完善的之一。黎巴嫩严格执行银行保密制度。黎巴嫩中央银行(BDL)负责管理所有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机构。2001年4月,黎巴嫩通过了第318号法律,要求继续强化银行保密制度,建立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需获取客户身份信息并保存记录,允许司法机构依法查询银行信息和档案等。在黎巴嫩,商业银行是黎巴嫩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流通的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占80%。
黎巴嫩中央银行是黎巴嫩银行(BanqueduLiban,简称BDL),负责监管黎巴嫩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机构,并且是黎巴嫩法律规定唯一的国家货币发行机构。黎巴嫩当地主要商业银行有:奥迪银行(BankAudi)、布洛姆银行(BLOMBank)、毕卜鲁斯银行(ByblosBnak)、地中海银行(BankMed)、法兰萨银行(Fransabank)、黎法银行(BanqueLibano-Francaise)、贝鲁特银行(BankofBeirut)、黎巴嫩信贷银行(CreditLibanais)、黎巴嫩加拿大银行(LebaneseCanadianBank)和黎巴嫩兴业银行(SGBL)。
贝鲁特证券交易所(BSE)于1920年由法国当时在黎巴嫩的托管当局创建,BSE市场由官方市场、次级市场和柜台交易组成。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约占黎巴嫩GDP近15%,也是黎巴嫩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行业之一。据贝鲁特工程师协会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黎巴嫩房地产市场建筑交易注册许可面积661万平方米,而2014年为7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7%。2015年住宅建筑面积最多,为538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81.3%,而商业办公用房占比8.4%,旅游、旅馆服务设施占比2.1%,学校、医疗服务设施占比2.5%、商业服务设施占比3.8%、社会公用服务设施占比1.9%。2016年建筑开工许可面积与上年度基本持平,2017年有小幅增长。水泥销量和房地产交易略有回升。2018年,黎巴嫩房地产业表现欠佳,新房交易和新建筑许可均创下2014年以来新低,分别为6.1万和138万,跌幅均超15%。2019年至今,随着黎巴嫩历史上最严重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房地产业持续萎缩,但资本管制收紧,当地人用银行外汇购买房产以增加外汇现钞受益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2020年房地产交易量猛增。
对外贸易
黎巴嫩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逆差。黎巴嫩经济和贸易部统计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黎巴嫩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进口额和出口额增幅分别为25.7%和26.5%,2008年进口和出口增幅分别高达36.6%和40.7%,2009年进口和出口增幅分别大幅骤降至0.7%和0.8%,2010年和2011年,进口和出口分别恢复了两位数的增幅。但是自2013年以来,受地区局势及全球经济不振的影响,黎巴嫩进出口贸易有所回落。自2016年起,地区局势趋向平稳,黎巴嫩进出口贸易亦逐年增长,趋近叙利亚危机前水平,但贸易逆差亦持续增长。2020年,受国内经济金融危机及疫情导致进口减少,黎巴嫩贸易逆差大幅收窄。
黎巴嫩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瑞士、希腊、中国、土耳其、阿联酋、德国、法国、沙特等。
外资
2001年,黎巴嫩颁布第360号法律《投资法》,该法律的实施,对外国投资者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局势趋稳,黎巴嫩对国外投资的吸引力也进一步提高。2011-2018年黎巴嫩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35、37.8、28.3、31、23.4、25.6、26和29亿美元。黎巴嫩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包括工业、食品及饮料行业、旅游业、农业、信息技术、电信、媒体等。对以上领域的投资,黎巴嫩给予优惠政策。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黎巴嫩吸收外资流量为30.67亿美元;截至2020年末,吸收外资存量为177.52亿美元。
外国援助
据黎巴嫩重建委最新统计,1992年至2017年,黎巴嫩共接受国际援助125.48亿美元,其中无偿援助36.42亿美元,占28%,贷款89.05亿美元,占72%。黎巴嫩接受援助最多的国际组织为世界银行(19.71亿美元)、阿拉伯经济社会发展基金(14.86亿美元)、伊斯兰发展银行(14.92亿美元)、欧洲投资银行(10.99亿美元)、欧盟(8.53亿美元)等;主要援助国为科威特(13.85亿美元)、沙特(9.43亿美元)、意大利(6.37亿美元)、法国(5.28亿美元)、卡塔尔(3.26亿美元)、美国(1.81亿美元)、德国(1.90亿美元)和日本(1.64亿美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