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摩洛哥王国 (第1/2页)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المغربية,TheKingdomofMorocco,LeRoyaumeduMaroc),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首都拉巴特,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2个大区(包括西撒哈拉),人口3667万人(2022年),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
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摩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认为其接壤的休达及梅利利亚应为其领土,但实际上是由西班牙管辖。
摩洛哥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机构,以及阿拉伯联盟、非洲联盟、马格里布联盟等重要地区组织的成员。2021年摩洛哥国内生产总值126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16美元,经济增长率6.3%。
基本信息
中文名:摩洛哥王国
国家领袖:国王穆罕默德六世((S.M. Le Roi Mohammed VI) ,首相阿齐兹·阿赫努什(AzizAkhannouch)
外文名:TheKingdomofMorocco
人口数量:3667万人(2022年)
简称:摩洛哥
人口密度:82.7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非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柏柏尔人
首都:拉巴特(Rabat)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逊尼派)
主要城市:达尔贝达、梅克内斯、非斯、丹吉尔、马拉喀什、阿加迪尔等
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1999年7月30日
水域率:0.056%
国歌:《摩洛哥颂》
GDP总计:1122.2亿美元(2020年,国际汇率)
国家代码:MAR
人均GDP:3120美元(2020年,国际汇率)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际电话区号:212
货币:摩洛哥迪拉姆
国际域名缩写:.ma
时区:UTC+1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格言:“zhenzhu,国家,国王”
国花:康乃馨
最大城市: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
主要学府:卡迪伊亚德大学、哈桑二世大学等
历史沿革
距今40万年前便有古人类在摩洛哥活动。
约公元前3世纪起,毛里塔尼亚王国统治摩洛哥。
公元40年,罗马帝国吞并毛里塔尼亚王国,摩洛哥归属于罗马的廷吉塔纳毛里塔尼亚行省。
429年,汪达尔人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征服北非,占据了摩洛哥的部分地区。摩洛哥的不少地区仍被柏柏尔人的部落所控制。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并于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
阿拉维王朝建立于1660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23位君主。
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
1904年10月,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瓜分在摩势力范围的协定。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3月2日,获得独立。
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国王登基。
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国王因病逝世,王储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称穆罕默德六世。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摩洛哥。
2022年10月11日,当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成员,将于2023年1月1日就任。 10月27日,摩洛哥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延长因新冠疫情实行的国家紧急状态至11月30日。 当地时间11月24日,摩洛哥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延长因新冠疫情实行的国家紧急状态,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4月,摩洛哥正式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成为其第137个缔约方。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
地形
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最高峰图卜加勒山脉海拔4165米,乌姆赖比阿河是第一大河,长556公里,德拉河是最大的间歇河,长1150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塞布河等。
气候
摩洛哥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自然资源
摩洛哥全国约有1/5的地区为森林覆盖,主要树木资源有西洋杉、枞树、杜松、野橄榄和矮棕榈等。另外阿特拉斯山区有野生动物资源,如野绵羊、大耳小狐和猕猴等。
磷酸盐为主要资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位居世界首位。其它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
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
行政区划
政区
摩洛哥全国共划分为16个大区,49个省和13个省级市,1547个市镇。首都拉巴特,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被誉为摩洛哥的经济首都。
十六大区分别为:沙维雅-瓦拉迪格大区、杜卡拉-阿卜达大区、非斯-布勒曼大区。西部大区舍拉拉德-贝尼赫森大区、大卡萨布兰卡大区、盖勒敏-塞马拉大区、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亚-阿姆拉大区、马拉喀什-坦西夫特-豪兹大区、梅克内斯-塔菲拉勒特大区。东部大区达赫拉-黄金谷地大区、拉巴特-萨累-宰穆尔-扎埃尔大区、苏斯-马塞-德拉大区、塔德莱-艾济拉勒大区、丹吉尔-得土安大区、塔扎-胡塞马-陶纳特大区。
重要城市
达尔贝达(DarelBeida):原名安法,别名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人口约290万。该市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市区和郊区有1000多座工厂。城郊为富庶农业区,内陆腹地宽广,富有磷灰石等矿产资源。该市平均海拔50米,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城市临海,树木常青,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16名。
拉巴特(Rabat)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是历史名城。位于国境西北部,临大西洋。终年气候温和宜人,沙滩细软。旧城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式风貌,四周城墙,市场和清真寺比比皆是。市内多文物古迹,城东南有著名的哈桑清真寺,寺内保存有69米的哈桑宣礼塔;北部有卡斯巴乌达亚城堡;有拉巴特王宫,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还有古物博物馆,摩洛哥艺术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
得土安
摩洛哥历史名城得土安,位于国境西北部。公元前9世纪有阿拉伯人居住。14世纪由马里尼德王朝设防并建要塞,后被西班牙人摧毁。1860年和1913年两度被西班牙占领,1956年归还摩洛哥。现存古城址上,有3面城墙,7座城门、36座清真寺和礼拜堂。市内多园林,喷泉和清真寺。
梅克内斯
摩洛哥梅克内斯是四大皇城之一,伊斯兰教圣地。建于10世纪,11世纪为穆拉比王朝的要塞。1673年定为摩洛哥首都。1911年为法国占领。市内多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古迹和中世纪清真寺,伊斯兰教学院等。
马拉喀什
摩洛哥马拉喀什是四大皇城之一,著名旅游胜地。位于摩洛哥西南,素有“南方明珠”之称。历史上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贸易路线起点,交通位置重要。旧城建于1062年。著名古迹有库图比亚清真寺,古陵墓,古王宫和,阿拉伯广场,以及非洲最大的传统市场。阿克达尔橄榄园具有700多年历史,还有16世纪萨阿迪王朝时代的间顶陵墓,19世纪的巴西亚王宫及达西赛义德博物馆。东郊阿特拉斯山的雪景和瀑布壮丽动人!还有伊夫·圣·洛朗的私家花园马若尔花园(JardinMajorelle)
丹吉尔
摩洛哥古城丹吉尔,旅游休养胜地。位于摩洛哥北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入口处,扼地中海--大西洋国际航线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始建。市区分布于海滨山坡上,海滩绵延10多公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宜人。旧城多阿拉伯建筑,有大索科广场,卡斯巴城堡,苏丹故宫等。
阿加迪尔
摩洛哥西南部沿海城市阿加迪尔,国际旅游胜地。公元1505~1541年曾被葡萄牙占领。1913年法军占领。1914年修为港口。1960年遭强烈地震破坏。后经20多重建成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集各国建筑艺术之长的着崭新城市。城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街道宽阔。气候宜人,是天然游泳场。
非斯
摩洛哥非斯是四大古皇城之一。伊斯兰教圣地。位于摩洛哥北部。摩洛哥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旧城区也称麦地那,始建于790年,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古城堡,宫殿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有北非最古老的卡拉维因清真寺和伊德里斯二世陵墓。市区伊斯兰建筑艺术精湛,花木繁盛,有被称为“圣水”的清泉,为著名旅游胜地。
国家象征
国旗
摩洛哥国旗呈长方形,国旗长与宽之比为3:2。旗底颜色为红色,中央有一颗由五根绿色线条交叉组成的五角星。被称为“苏莱曼之印”。红色来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绿色五角星有两种解释: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这一图案是驱病避邪的所罗门护符。
国徽
盾形的摩洛哥国徽曾经是王徽,上面一轮光芒四射的金色太阳正普照白雪覆盖的阿特拉斯山,天空、国王和御座的意义包涵其中。山前的红土代表沙漠及火焰般灼热的烈日。盾徽两侧各绘有一只向着徽顶王冠攀登的雄狮,勇猛而威严。在国徽基部的金色饰带上,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古兰经》中的一句教诲:“如果你们相助zhenzhu,他就相助你们”。
国歌
摩洛哥颂(LeRoyaumeduMaroc)
歌词:自由的源泉,光明的源头,主权与平安在此聚首,愿平安与主权结合无尽头!你生存在国际间把美名守,深入人心,脍炙人口,你的拥护者响应你的号召正昂首。在我嘴里头,在我血里头,你的清风有光明和火焰相投。起来,同胞们,朝着高峰奋斗。告诉世界我们已在守候。我们向国徽、zhenzhu、祖国和君王致敬问候!
国花
摩洛哥国花为康乃馨,意为神圣之花。
人口民族
人口
摩洛哥人口总量为3322万人(2013年),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1/2以上。西撒哈拉人口4.2万,定居的有3万人,其余多为游牧民,主要是摩尔人和阿拉伯人。首都拉巴特,人口约165万。卡萨布拉卡人口563万,非斯人口178万,乌季达177万,马拉客什117万,梅克内斯100万,丹吉尔91万。
在摩洛哥华人人数不多,大约在200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华人集中在卡萨布兰卡工作生活。
摩洛哥2006年文盲率为38.4%,国人大多数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此外还有少数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
民族
摩洛哥人口中,75%为阿拉伯人,20%为柏柏尔人,5%为其他民族。
政治体制
政体
摩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拥有最高权力。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于1999年即位后,坚持君主立宪制、多党制等既定政策,注重发展经济,强调依法治国,优先解决贫困、就业等社会问题。同时加大反恐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2011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主动进行全面宪法改革,7月1日,摩公投通过新宪法,11月25日,摩举行众议院选举,伊斯兰政党公正与发展党获胜,该党zongshuji班基兰被国王任命为首相。2012年1月,摩新政府成立,2013年10月政府改组。2016年10月,摩举行新宪法颁布后的第二次众议院选举,伊斯兰政党公正与发展党再次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但该党zongshuji班基兰组阁迟迟未果,2017年3月,穆罕默德六世国王解除班职务,任命公发党全国委员会zhuxi、前外长欧斯曼尼出任新首相。4月,摩新政府成立。2019年10月,摩内阁重组,欧斯曼尼首相留任。2021年9月,全国自由人士联盟在立法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其党zhuxi阿赫努什出任首相,10月组建新内阁。目前,摩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但摩区域发展不均衡、失业率较高,游行、罢工等事件仍有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