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利比亚国 (第1/2页)
文化
语言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少量利比亚人说英语等。
宗教
伊斯兰教是国教,95%的居民是musilin,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musilin占97.2%。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忌饮酒,忌吸毒。
饮食
利比亚烹饪融合了阿拉伯和地中海的烹饪风格,并深受意大利影响。菜单上一般都备有意大利面食,特别是意大利通心面。当地一道著名的饭菜是Couscous,即用粗面粉、肉和马铃薯混合蒸成。肉食以羊肉、牛肉为主。Sherba是一种很好喝的利比亚汤。Bazin是一种当地的大饼,由大麦、盐和水混合制成。
当地盛产椰枣、橙子、西瓜、杏、无花果和橄榄等水果,每年进口大量苹果、香蕉等,市场上水果和蔬菜供应充足。
依照伊斯兰法律,利比亚禁止饮酒和所有含酒精饮料。一般饮用瓶装矿泉水和软饮料。建议不要直接饮用当地的自来水或浅层地下水,口感上有一些咸。
利比亚茶是一种加有薄荷叶的浓茶,有时还加有花生,深受当地人喜爱。美式和英式咖啡比较普遍。消毒牛奶、鲜牛奶等奶制品和鸡蛋等随处可以买到。超市、商店里的食品和饮料多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
许多地方的餐厅和咖啡店一般是外国人多有光顾。在一些餐厅和大型宾馆可以提供外国风味的饭菜。
节日
节日日期
穆罕默德升天日每年3月5日
国庆节每年3月31日
开斋节每年以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古尔邦节(献祭节)每年以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
伊斯兰教新年8月4日
阿术拉节8月13日
九月革命纪念日9月1日
穆罕默德诞辰日10月13日
独立日12月24日
习俗禁忌
利比亚的商业风俗,冬季前往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要先定好约会时间。商务活动多用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法语。阿拉伯人款待朋友的佳肴是一道现宰的生羊肝。客人来到后现宰肥羊一只,将生羊肝切成片,码放在瓷盘里,上面撒辣椒面和香料,端到桌上敬客。这便是最盛情的款待。如果客人不吃,将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负主人的一片心意。利比亚的宴会要看主人和客人的兴趣而定。有的宴会是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有的在谈笑中进行。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猪肉类食品和酒禁止食用。平时以吃面食为主,喜食甜辣风味食品。有饮茶和喝咖啡的习惯。阿拉伯人吃饭不用刀叉只用手抓,但只能用右手。饭后上一道咖啡,不上咖啡客人不可起身告辞。烤全羊是阿拉伯人的名菜。
阿拉伯人一般穿民族服装,一种宽松的大袍,把整个身体包起来,女子则连整个头部、手足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眼睛看东西。
商业往来报价宜用到岸价,不用离岸价。对对方的信用程度应加以确认。交谈时不要触及政治、宗教或诸如此类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初次交易应要求对方用不可撤回的信用证付款,避免收受见票即付的汇票。商务洽谈应设法会见最能解决问题的官员。在拜会之前要弄清官员的姓名和官衔。政府机构决策缓慢,守约是偶然的。商务活动最好于1l月至次年4月前往。
利比亚实行独特的伊斯兰教会主义,musilin国家的宗教礼仪非常严格,同利比亚人谈判会见和打交道时,要遵循一般阿拉伯礼节和社会习惯。政府不鼓励收受小费,但受欢迎。应邀作客,只有男性参加,利比亚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国家。
在利比亚安排会晤要尽量提前,并准时到达。但利比亚人对时间的运用很灵活,他们并不很遵守时间表上的安排。
邀请吃饭或多加招待会是一般的款待形式。制定有严厉的禁酒法律条文。如被邀请到利比亚人家吃饭,只有男人能够参加,而且要为男主人带礼物,不能为他的妻子带礼物。
阿拉伯人为父系家族。名字反映血统关系,姓名排序有一定顺序: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家族名。柏柏尔族实行父亲家族制,一夫一妻制,男娶女嫁或姑表联烟。家族中家长为男性,家庭成员都必须按家长的要求办事。家庭中的全部收入都由家长掌管,柏柏休人所居住的村庄由德高望重的人组成元老院,负责掌管一切事项。
利比亚人喜欢绿色,把绿色看成是革命的象征,表示胜利和吉祥,忌讳黑色。此外,猪、猫、女性人体均属禁忌图案。酒也在被禁之列。
军事
利比亚战争前
利独立后,组建了利比亚皇家军队,1962、1963年先后建立海军和空军。“九·一”革命后,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服役期2年。1983年2月通过“革命总动员计划”,对全体适龄男女进行军训。1988年8月,卡扎菲宣布取消正规军,将其改编为“民众国卫队”,并在各省建立由省防御委员会领导的“防卫区”(地方部队)。1989年9月宣布成立全国临时总防御委员会(总司令部)。卡扎菲一直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至卡扎菲政权被推翻。
根据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统计,2010年利三军总兵力7.6万。准军事力量“人民武装”4万人。其中陆军5万人,海军8000人,空军1.8万人。
2011年3月20日,多国部队展开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重创利防空体系和装甲部队,在利建立起“禁飞区”。北约于2011年接管军事行动指挥权,至7月8日,北约共出动各型军机14281架次,其中5388架次执行打击任务。2011年8月22日利国防部被全国过渡委员会攻占,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军事中心苏尔特被攻占。
利比亚过渡政府国防部长朱瓦利在2011年12月25日表示,过渡政府将组建武装部队,数千名利比亚前反对派士兵将从2012年1月起被编入利比亚武装部队。这将是对利当局从现武装力量领导人手中接管部队能力的考验。
利比亚战争后
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各地“军阀割据”、武装组织林立,主要形成亲伊斯兰及亲世俗派的武装力量。主要武装组织简况如下:
一、利比亚政府军。利比亚政府军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军事力量,正在训练新招募的人员,负责的黎波里街道安全,严重缺乏有经验的士兵及武器。
二、利比亚革命者行动局。曾为政府认可负责保卫首都的组织,2013年10月因涉及绑架临时政府总理扎伊丹被剥夺了保卫的权利,在班加西设有分支。
三、国家安全局(利比亚常规警察部队),负责调查犯罪案件及交通违法行为,保护公共财产。在东部城市德尔纳、南部城市塞卜哈遭到伊斯兰武装袭击。
四、雷霆特种部队。利比亚精锐部队,由伞兵和突击队员组成,反对伊斯兰武装,2014年5月参与了哈夫塔尔领导的“尊严”行动。
五、反犯罪组织。隶属于内政部,主要负责打击毒品犯罪,被指控参与绑架利前总理扎伊丹。
六、石油设施卫队。成立于2012年,负责保护利比亚重要石油设施。卫队领导易卜拉欣贾哈兰利用该卫队占领重要油田港口,要求提高东部地区在国家石油销售中的分成。
七、利比亚国民军。由退役将领哈里发·贝卡西姆·哈夫塔尔领导,号称6000人,士兵多数为世俗人员,自2014年2月开始进入公众视线,5月16日以反恐名义发动“尊严”行动,在班加西及周围与亲伊斯兰武装发生激烈冲突。
八、利比亚之盾。该部队是总部设在班加西一支民兵,隶属于国防部,曾于2014年5月遭到哈夫塔尔的攻击,在全国共有四个旅。
九、津坦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汇集了利比亚西部津坦及纳夫萨山区共23支民兵武装,据称是利比亚最强的武装力量,亲世俗派,自2011年秋季起控制的黎波里国际机场,不时与其他武装发生冲突。2014年7月,米苏拉塔民兵组织为争夺的黎波里国际机场控制权,与津坦民兵在机场及周围爆发激烈军事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机场设施、民用飞机损毁,机场被迫关闭。
十、卡厄卡厄旅。该组织人员曾在津坦地区接受培训,分别在津坦及的黎波里设有基地,宣布支持“尊严”行动。
十一、雷电部队:该组织与卡厄卡厄旅有密切联系,已宣布支持“尊严”行动。
十二、米苏拉塔旅。成立于2011年,在“2.17”革命中缴获大量卡扎菲部队装备,是津坦民兵的主要竞争对手。联合国国际调查委员会指控其犯有战争罪。曾一度驻扎在的黎波里,2013年11月,的黎波里民众游行抗议安全局势恶化,该组织向示威民众开枪,致42人死亡,随后撤回米苏拉塔。该组织高层支持国民议会中的宗教势力。
十三、2.17革命旅。总部设在班加西,建制大约12个营,数千人左右,涉嫌参与袭击杀害美国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的事件。
十四、安萨尔旅。基地位于利东部。2012年9月,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大使约翰·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等4人丧生。美方指认安萨尔旅策划袭击,并将其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安萨尔旅是哈夫塔尔“尊严行动”的主要打击目标。
交通运输
公路
利比亚境内陆路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主要城市,总长100,024公里,其中铺装路面57,214公里,农用路42,810公里。主干线为贯穿利比亚东西的沿海公路,东连埃及,西接突尼斯。准高速公路主要是首都的黎波里的二环路,总长约35公里。
铁路
利比亚无铁路,建设中的铁路因战争停工。利比亚当局有重启建设地铁的计划。利比亚地铁项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匈牙利公司进行纸上研究及规划,2008年,利比亚铁道人民委员会规划的黎波里三条地铁线:A、B、C线,B线从的黎波里机场出发,分别到大学及地中海边,全长25-27公里,向中地海外邀标。B线只是利比亚城市公共运输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包括的黎波里及班加西的地面及地下系统,的黎波里A、B、C线,班加西的公交系统等。整个系统所需投资达300亿欧元。
空运
利比亚拥有三家航空公司,即两家国有企业(利比亚阿拉伯航空公司、泛非航空公司)和一家私人企业(布雷格航空公司)。泛非航空公司主要业务为国际航线,可通达欧洲、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的主要城市。主要民用机场设在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苏腊塔、赛卜哈、土布鲁克、锡尔特和布雷加等。国内各主要城市之间通航,旅行比较方便。外国多家航空公司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设有办事处,如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英航、法航、荷航、意航、瑞航、汉莎航空公司等。2017年,利比亚的航空公司运送旅客118.64万人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