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菲律宾共和国 (第1/2页)
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oftheines),简称菲律宾(ines),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总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截至2022年7月,菲律宾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musilin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1个省和117个市,首都为大马尼拉市。2022年,菲律宾人口约1.1亿。
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同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属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占。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
菲律宾是东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菲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2021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约39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59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6%。
基本信息
中文名:菲律宾共和国
国家领袖: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总统) 、莎拉·齐默尔曼·杜特尔特-卡彪(女,副总统)
外文名:Republicoftheines
人口数量:约1.1亿(2022年)
简称:菲律宾
人口密度:367.5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马来人、他加禄人、伊洛人
首都:马尼拉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等
主要城市:奎松城,宿务
国土面积:29.9764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1946年7月4日
水域率:0.61%
国歌:《菲律宾民族进行曲》
GDP总计:约3919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PHI
人均GDP:约3595美元(2021年)
官方语言:菲律宾语、英语
国际电话区号:+63
货币:菲律宾比索
国际域名缩写:.ph
时区:UTC+8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著名景点:马尼拉,佬沃/维干,宿雾等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
地理位置:在马来群岛上西临南海东滨太平洋
别名:太平洋果盘,花园岛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0.9公吨(2011)
人类发展指数:0.660(2014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69岁(2013年)
贫困人口比例:25.2%(2012年)
收入水平:中低等收入国家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数十万年前,在旧石器时代菲律宾已经有早期的人类活动。约一万年前,现代菲律宾居民的祖先才定居菲律宾。
中国与菲律宾的古代聨系:据中国史料记载,226年(东吴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事实上,菲律宾也曾出土过公元三世纪的中国瓷器。 唐、宋时期,汉人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
苏禄苏丹国
1380年,伊斯兰传教士阿尔·马卡敦首先把伊斯兰教传入菲律宾的苏禄。1390年,来自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在菲律宾建立了苏禄苏丹国。1405年(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郑和奉永乐帝诏书封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地区的财、军、文大权二十年之久。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苏禄王亲自率使臣到中国拜见明成祖,回程路上病死于山东德州。明成祖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祭奠,以国王礼节将扒哈剌葬于德州,并赐谥号“恭定”。安葬扒哈剌后,西王、峒王一行辞别归国,而东王一家除长子都马含回国嗣位外,其余家属包括王妃葛本宁、叭都葛苏性,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另外,中国史籍中的提及的麻逸、古麻剌朗等国皆于今日菲律宾国内。
殖民地时期
伊斯兰政权
1450年-1520年间有多位阿拉伯人到菲律宾南部各地传教,并建立多个苏丹政权;1450年,阿拉伯商人谢里夫·阿布·巴卡尔(AbuBakar)从印尼苏门答腊到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的霍洛岛与沿海地区宣传musilin教义,后自称阿布·巴卡尔苏丹并建立伊斯兰政权:环苏禄海伊斯兰苏丹王国;1475年,阿拉伯人谢里夫·卡本苏旺(Kabungsuwan)从马来西亚柔佛到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哥打巴托市传教,宣达musilin教义到棉兰老岛内陆地区并建立苏丹政权。musilin到菲律宾南部宣传教义也为原本部落带来musilin的文化与法律制度,菲律宾南部的部分部落酋长称谓也改称苏丹。
西班牙殖民时期
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此地,麦哲伦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腓力(即后来的腓力二世)之名,将此群岛命名为“LasFilipinas”,成为“菲律宾”名称的由来。
1565年,宿务岛被西班牙人所占领。1571年,西班牙人侵占吕宋岛,建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马尼拉成为菲律宾群岛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
菲律宾第一共和国
1896年8月,安德烈·滂尼发秀领导的卡的普兰(Katipunan)在马尼拉近郊的马林塔瓦克山(即巴林塔瓦克山)发动起义,各地响应,进攻西班牙殖民军。次年阵营内部发生分裂,埃米利奥·阿奎纳多(EmilioAguinaldo)篡夺领导权,杀害滂尼发秀,并与西班牙殖民者妥协。但起义者坚持斗争,后起义者几乎占领全国。埃米利奥·阿奎纳多于5月17日乘美舰麦克科洛济(Mcculloch)号返菲活动。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脱离西班牙独立,建立第一共和。1899年2月,美国发动美菲战争入侵菲律宾,新生的菲律宾共和国随之瓦解。
美国殖民时期
1898年菲律宾宣告独立。同一年,爆发美西战争,12月10日,西班牙被美国打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政府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购买菲律宾主权,菲律宾美国统治时期(英语:Historyoftheines(1898–1946))开始,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以及美国在亚太补给的军事基地。
1916年8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菲律宾自治法案(英语:JonesLaw(ines)),该法案成为菲律宾1934年立法以前的宪法基础,1916年10月3日菲律宾举行选举,建立了菲律宾参议院(英语:Senateoftheines)。1919年2月23日菲律宾独立代表团赴美国华盛顿首府游说请愿、另赴国会备忘录表明菲律宾已经做好独立准备。1920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国会进行告别演说,呼吁国会通过菲律宾独立法案但未获得美国国会同意。
1934年3月菲律宾参议院议长(英语:PresidentoftheSenateoftheines)曼努埃尔·奎松组团赴美国国会进行游说,美国国会通过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英语:Tydings–McDuffieAct)规范菲律宾独立需要进行的程序,1934年3月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英语:Tydings–McDuffieAct)成为正式法律,1934年5月1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英语:Tydings–McDuffieAct)。1934年7月10日菲律宾选举出制宪会议代表。1934年7月30日菲律宾制宪会议起草菲律宾宪法。1935年2月8日,菲律宾制宪会议通过宪法草案。
1935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菲律宾宪法草案。1935年5月14日菲律宾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草案。1935年9月17日菲律宾举行正副总统大选,曼努埃尔·奎松当选菲律宾国协首任总统。1935年11月15日菲律宾国协正式建立。
日本殖民时期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击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日本攻击菲律宾国协,1942年1月3日日本占领马尼拉颁布戒严法,实施军事管理。1942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菲律宾,1943年6月日本要求菲律宾召开新的制宪会议,研拟殖民政府的新宪法草案。
菲律宾第二共和国
1943年10月建立菲律宾第二共和国(傀儡政权),日文汉字译为“比律宾”。
独立时期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共和国(第三共和)完全独立,惟美国仍在菲律宾保留军事基地。1965年,费迪南德·马科斯当选总统。1969年马科斯在被指选举舞弊下成功连任,1970年1~3月发生首季风暴学生运动,1972年取消总统任期限制,宣布戒严开始独裁统治。1981年马科斯结束戒严,但仍然维持独裁统治。1986年2月25日,科拉松·阿基诺宣布竞选胜利后,费迪南德·马科斯遭人民力量革命推翻,流亡美国夏威夷,直至1989年病逝。科拉松上台后,虽然仍历经多次军事政变,加上马科斯下台后濒临崩溃的经济,但最终仍完成任期,1992年6月30日卸任,由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将军接任。菲律宾首次和平转移政权,实现政党轮替。1998年5月,约瑟夫·艾斯特拉达当选总统。2001年1月20日,约瑟夫·艾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而于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中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夫人继任。2004年,阿罗约夫人当选总统,成功连任。2006年菲律宾政变,五千多人示威要求总统阿罗约夫人下台,总统阿罗约夫人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2010年5月10日,科拉松之子贝尼格诺·阿基诺三世击败约瑟夫·埃斯特拉达,成功当选总统。6月30日,阿基诺正式就任总统,任期六年。
2016年达沃市市长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以大比数胜出总统选举,成为菲律宾第一位来自棉兰老岛的总统。另外代表自由党竞选的莱妮·罗布雷多胜出成为副总统。
2018年7月3日,菲律宾修宪咨询委员会22名法官全票通过《联邦宪法草案》最终版本,为菲律宾划分为18个联邦区扫清障碍。《联邦宪法草案》提议将菲律宾政体改为联邦制,地方将有更大的自治权,但仍会保留总统及副总统职位。
2018年3月16日,菲律宾已正式通知联合国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 2019年3月17日,菲律宾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总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境内最高峰。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气候特征
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国各地普遍炎热、潮湿,全年可分为三个季节,分别为3月至5月炎热干燥的热季(tag-init或tag-araw),6月至11月的雨季(tag-ulan)及12月至隔年2月的凉季(tag-lamig)。5月至10月间的西南季风称之为Habagat,11月至4月干燥的东北季风则被称为Amihan。气温通常介于21℃至32℃间,但随着不同季节而有些许差异,1月最凉爽,5月为最热的月份。
海平面温度约为27℃,热季与凉季温差仅为3℃,各月平均温差则为3℃-12℃。全国平均温度最高为33.2-39.9℃,最低为16.7-20.9℃,最高及最低气温的分布在全国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则温度略低,如海拔约1450米的碧瑶,平均温度比马尼拉低7.5℃-9.3℃左右。而菲律宾一些邻近台湾的地区,以巴丹群岛为例:每逢冬季,如果中国大陆有较强的冷锋南下,一般也会掠过,令巴丹群岛甚至吕宋岛佬沃,气温会降至摄氏20度以下。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台风。
河流水文
菲律宾境内河流均较短小。吕宋岛最大河流卡加延河,长350千米;棉兰老岛以棉兰老河和阿古桑河较大。[1]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菲律宾境内野生植物有近万种,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余种。主要有松柏、竹子、龙脑香、红树、松树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菲律宾有57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其中龙脑香为38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6.6%;苔藓树林为11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9.3%;亚树种树林为5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约8.8%;松树为2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约3.5%;红树属树林为1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约1.7%。
菲律宾境内野生动物以哺乳类为主,多达200种,大部分为翼手目与食虫目;鸟类约有750多种。主要有野水牛、眼镜猴、鼠鹿、刺猬、老鼠、食猴鹰等。
矿产资源
菲律宾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48亿吨、镍10.9亿吨、金1.36亿吨。地热资源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
行政区划
区划
截至2022年7月,菲律宾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musilin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1个省和117个市。 18个地区分别为:国家首都区、科迪勒拉大区、伊罗戈斯大区、卡加延河谷大区、中央吕宋大区、甲拉巴松大区、西南他加禄大区、比科尔大区、西米沙鄢大区、中米沙鄢大区、东米沙鄢大区、三宝颜半岛大区、北棉兰老大区、达沃区、南哥苏萨桑大区、棉兰老musilin自治区和卡拉加大区。81个省分别为:阿布拉省(首府邦贵)、北阿古桑省、南阿古桑省、阿克兰省、阿尔拜省、安蒂克省、阿巴尧省、奥罗拉省、巴西兰省、巴丹省、巴坦省、八打雁省、本格特省、比利兰省(首府纳瓦尔)、保和省(首府塔比拉兰)、布基农省、布拉干省、卡加延省、北甘马粦省、南甘马粦省、甘米银岛省、卡皮斯省、卡坦端内斯省、甲米地省、宿务省、孔波斯特拉山谷省、北哥打巴托省、北达沃省、南达沃省、西达沃省、东达沃省、迪纳加特群岛省、东萨马省、吉马拉斯省、伊富高省、北伊罗戈省、南伊罗戈省、伊洛伊洛省、伊莎贝拉省、卡林阿省、拉乌尼翁省、内湖省、北拉瑙省、南拉瑙省、莱特省、马京达瑙省、马林杜克省、马斯巴特省、西米萨米斯省、东米萨米斯省、高山省、西内格罗斯省、东内格罗斯省、北萨马省、新怡诗夏省、新比斯开省、西民都洛省、东民都洛省、巴拉望省、邦板牙省、班诗兰省、奎松省、季里诺省、黎刹省、朗布隆省、萨马省、萨兰加尼省、锡基霍尔省、索索贡省、南哥打巴托省、南莱特省、苏丹库达拉省、苏禄省、北苏里高省、南苏里高省、打拉省、塔威塔威省、三描礼士省、北三宝颜省、南三宝颜省和三宝颜—锡布盖省。
首都
马尼拉(菲律宾语:Maynilà;英语:Manila),又称岷里拉,马尼剌(闽南语白话字:Bîn-lí-la),正式名称为马尼拉市(LungsodngMaynila)是菲律宾的首都,位于菲律宾的最大岛—吕宋岛马尼拉湾的东岸;其中巴石河流经城市中部,将城市其分为南北两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工业、政治及金融中心。截至2020年,马尼拉都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市区人口约为1,846,513人,马尼拉也是该国第一个特许城市,由1901年7月31日的菲律宾委员会第183号法案被指定。
在同属此都会区的众多城市中,仅奎松市人口多于马尼拉市。马尼拉之名在西班牙殖民时,因双方语言不通的误解而命名为:Maynilad,起源于他加禄语:May是这里有的意思,他加禄语:nilad(瓶花木属)是一种生长着白艳花朵、可作为染料的湿地树,许多观赏过的人们都以“那些白色的花开着,便像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形容它,两字合起来为他加禄语:Maynilad,本意为他加禄语的这里有白色的花。她所属的这个都会区,菲律宾官方称为马尼拉大都会(MetroManila),一般外国人和非定居者通常简称以马尼拉。全区由17座城市和直辖市所组成。并因应菲律宾国会中的代表权和市议会议员选举而分为6个政治区。。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英语: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ResearchNetwork)(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马尼拉被列为属于Alpha−级别的国际都市。]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将马尼拉排在世界第79位。
在西班牙入侵之前的吕宋岛处在苏禄王朝的统治下,一个名为Maynilà的古老政体曾在马尼拉所在的地区发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58年。然而,,该政体最后一位罗阇苏莱曼三世(英语:Rajah_Sulayman)在邦库赛战役中被击败后,一座名为圣地亚哥堡的堡垒直接建在旧Maynilà遗址之上。最终在1571年6月24日,西班牙征服者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建立了马尼拉,并在随后成为菲律宾殖民地的行政中心,与宿务、那牙和伊洛伊洛成为西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的皇家城市之一,今天该城市依然保存许多殖民时期的历史遗迹。
国家象征
国旗
菲律宾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国徽
菲律宾国徽为盾形。中央是太阳放射光芒图案,三颗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国旗。左下方为蓝地黄色的鹰,右下方为红地黄色狮子。狮子和鹰图案分别为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标志,象征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历史进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国歌
菲律宾国歌是《菲律宾民族进行曲》。歌词作者为何塞·帕尔马。1898年美国侵略军侵占马尼拉后,菲律宾人民在抗战派领袖阿·马比尼和安·卢纳将军的领导下继续英勇抗战。何塞·帕尔马在卢纳将军创办的《独立报》报社当记者,亲身经历了中吕宋激烈的抗美战争。他于1899年利用原菲律宾钢琴师和作曲家胡连·菲利佩于1898年6月谱成的《马达洛菲律宾进行曲》的曲调,以西班牙文填词,成为菲律宾国歌。
人口
菲律宾主要民族有米沙鄢人、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外来居民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
菲政府1960年初次普查人口时,菲律宾仅有人口2700万左右。其后,菲律宾人口大体每10年增长1000万。近30年来,虽然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增大,人口数量的增长反而加快。从1990年至2008年的近20年里,菲人口增长了2800万,增幅达45%。在菲人口委员会网站上,实时人口计数牌显示,截至1月16日12时,菲人口估算数字达98980214人。
2014年7月27日凌晨,菲律宾全国总人口突破1亿大关,成为世界上第12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菲律宾人口委员会报告称,菲律宾人口增长率为2.04%,虽然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2.36%,但仍高居亚洲第一位。菲律宾人有8成以上是天主教徒,在教会的“支持生命“立场下,生育卫生法在菲律宾国会悬置了15年迟迟未能过关,多数民众也相信子女是上天的礼物,顺其自然,不使用人工避孕用品。
菲律宾人口委员会调查显示,菲总生育率为3.2人,意味着一对夫妇平均有3到4名子女。但调查也指出,大部分人丁众多的家庭来自贫穷阶层,而富有的民众反而平均只有2到3名子女。
政治
政体
菲律宾实行总统制。总统是guojiayuanshou、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2010年阿基诺三世就任总统,主张打击腐败,建立公正的司法体系,发展农业,推进土地改革,同南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等分离组织进行全面和谈,促进国家团结和民族和解。
宪法
菲律宾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杜特尔特上台后致力于推动菲南部和平进程。2019年初,菲南部musilin自治法案《棉兰老musilin邦萨摩洛自治区组织法》公投取得成功,南部和平进程和民族和解取得积极进展。
议会
菲律宾议会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院由300余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25名由总统任命,另有部分界别党议员。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本届国会于2019年7月选举产生。现任参议长索托,众议长维拉斯科。
政府
菲律宾本届政府于2022年6月组成。农业部长由总统马科斯兼任,教育部长由副总统莎拉兼任。截至2022年7月1日,内阁成员及重要官员名单如下:文官长维克多·罗德里格斯(VictorRodriguez),内政部长本杰明·阿巴洛斯(BenjaminAbalosJr.),外交部长恩里克·马纳罗(EnriqueA.Mo),财政部长本杰明·迪奥克诺(BenjaminDiokno),司法部长杰西·雷穆拉(JesusCrispinRemulla),国防部长何塞·福斯蒂诺(JoseFaustinoJr.),公造部长曼努埃尔·博诺安(ManuelBonoan),信息和通讯技术部长黄延光(IvanJohnUy),交通部长杰米·包蒂斯塔(JaimeBautista),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埃尔文·图尔福(ErwinTulfo),劳工与就业部长贝恩维尼多·拉格斯马(BienvenidoLaguea),预算与管理部长阿梅纳·潘甘达曼(AmenahPangandaman),土地改革部长康拉德·埃斯特雷亚(ConradoEstrellaIII),旅游部长克里斯蒂娜·弗拉斯科(ChristinaFrasco),贸工部长阿尔弗雷多·帕斯卡尔(AlfredoPascual),国家经济发展署署长阿森尼奥·巴利萨坎(ArsenioBalisacan),国家安全顾问克拉丽塔·卡洛斯(ClaritaCarlos),总统特别助理安东尼奥·拉格达梅奥(AntonioLagdameoJr.),总统首席法律顾问胡安·恩里莱(JuanEnril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