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史册 > 第29章:波兰共和国

第29章:波兰共和国

第29章:波兰共和国 (第1/2页)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Polska,英语:TheRepublicofPoland),简称波兰,首都华沙,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境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总面积322600平方千米,海岸线528千米,全国共有16个省、314个县。截至2022年3月,总人口为3803万,主要为波兰族,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犹太等少数民族,多数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后建立波兰共和国,后改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二战后,波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89年,波兰政治经济体制实施转轨,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
  
  波兰是中等发达国家,是中东欧地区重要的农业、工业国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波兰是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联盟成员国。2021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为5744亿欧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波兰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
  
  外文名:波兰语:RzeczpospolitaPolska,英语:TheRepublicofPoland
  
  人口数量:3800万人(2013年)
  
  简称:波兰
  
  人口密度:126人/平方公里(2013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波兰族
  
  首都:华沙
  
  主要宗教:罗马天主教
  
  主要城市:克拉科夫,罗兹,弗罗茨瓦夫
  
  国土面积:312685平方公里
  
  国庆日:5月3日
  
  水域率:2.6%
  
  国歌:《波兰没有灭亡》
  
  GDP总计:5175.43亿美元(2013年)
  
  国家代码:POL
  
  人均GDP:13432美元(2013年)
  
  官方语言:波兰语
  
  国际电话区号:+48
  
  货币:兹罗提
  
  国际域名缩写:.pl
  
  时区:UTC+1(夏时制:UTC+2)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国花:三色堇
  
  国鸟:白尾海雕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波兰在大约50万年前已开始有直立人居住,但限于当时的恶劣气候,他们并没有建立更多的永久性聚居地。大约1.2万年前,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波兰气候显著好转,开始有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到来。新石器时代的波兰,技术已有一定发展。库亚维地区的考古发现证实,欧洲早在公元前5500年就开始制作奶酪;而在布罗诺奇采(英语:Bronocice)发现的陶器(英语:Bronocicepot)制作于约公元前3400年,其上有已知最早的对轮式车辆的描绘。
  
  波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以人口密度的增加、早期栅栏式定居点的建立和卢萨蒂亚文化(英语:Lusatianculture)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位于库亚维-波美拉尼亚省比斯库平(英语:Biskupin)的青铜时代后期(公元前8世纪中期)卢萨蒂亚文化遗址。
  
  古典时代(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0年)的波兰,民族成分复杂,主要有凯尔特人、斯基泰人、日耳曼人、萨尔马提亚人、波罗的人、斯拉夫人等。考古发现证实,罗马帝国曾向今天的波兰派遣罗马军团,以保护琥珀贸易。公元6世纪左右,伴随着第二波民族大迁徙,古代波兰诸部落(英语:Polishtribes)逐渐形成。他们是斯拉夫人的一支,但也可能包含被他们同化的先民。10世纪初期,西波里安人统一了这一地区的莱基特人部落,成立了一个部落联盟,后来演变为君主制中央集权国家。
  
  皮雅斯特王朝时期
  
  10世纪中叶左右,在皮雅斯特王朝统治之下,波兰开始形成统一的实体。波兰公爵梅什科一世迎娶了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女儿杜布拉娃后第二年,即966年,在拉丁礼教会的主持下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并将其定位作国教,开启波兰的基督教化。一份名为Dagomeiudex的文件确定了波兰的地理边界及首都,并将其君主制置于圣座的保护之下。高卢无名氏在波兰最古老的编年史《波兰王子的事迹(英语:GestaprincipumPolonorum)》中描述了其早期起源。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圣道博的殉道。他于997年被异教徒杀害,据说他的遗体被梅什科一世的继任者波列斯瓦夫一世花重金买回。
  
  1000年,波列斯瓦夫一世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处获得主教授职权,为波兰成为独立王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奥托三世同意设立主教辖区。随后,第一批波兰教区在克拉科夫、科沃布热格和弗罗茨瓦夫等地建立。在格涅兹诺会晤中,奥托三世授予波列斯瓦夫一世王权象征和圣枪复制品。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第一任国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将波兰的版图扩张到了卢萨蒂亚、摩拉维亚、上匈牙利、基辅罗斯西南部等地。
  
  波兰从异教向基督教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1世纪30年代曾发生大规模的异教徒叛乱(英语:PaganreactioninPoland)。1031年,梅什科二世失去国王的头衔,并被迫逃亡。国内持续不断的异教徒骚乱促使卡齐米日一世于1038年将首都迁到克拉科夫。1076年,波列斯瓦夫二世重获“国王”称号,但在1079年因谋杀斯坦尼斯劳斯主教(英语:StanislausofSzczepanów)而被贵族推翻。1138年,波列斯瓦夫二世将他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使波兰分裂为五个公国。这些公国包括小波兰、大波兰、西里西亚、马佐夫舍和桑多梅日。1226年,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邀请条顿骑士团协助对抗普鲁士异教徒,这一决定导致了后世波兰与条顿骑士团数百年的战争。
  
  13世纪中叶,下西里西亚公爵亨里克一世和亨里克二世致力于统一支离破碎的各公国,但蒙古人的入侵和亨里克二世的阵亡阻碍了统一进程。蒙古人的屡次入侵使波兰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对手工业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促使德意志人和佛兰德人迁往波兰,当时的波兰各公爵也鼓励这一迁移。1264年大波兰公爵“虔诚的博莱斯瓦夫(英语:BolesławthePious)”颁布了卡利什法,授予因受到欧洲其他地区的迫害而来到波兰的犹太人前所未有的自治权。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成为自1296年普热梅斯瓦夫二世以来统一波兰的第一位国王,也是第一位在克拉科夫瓦维尔主教座堂加冕的国王。
  
  1333年,卡齐米日三世即位。其在位期间,波兰的城堡基础设施、军事、司法和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发展,从而转变为欧洲一大强国。1340年,卡齐米日三世确立了波兰对鲁塞尼亚的统治,并为防止黑死病蔓延而实施隔离措施,使波兰成为受黑死病影响最小的欧洲国家之一。1364年,卡齐米日三世建立了克拉科夫大学,为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1370年,卡齐米日三世去世,皮雅斯特王朝宣告终结。其外甥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继任波兰国王。1384年,拉约什一世的小女儿雅德维加继位,成为波兰第一位女性君主。
  
  雅盖隆王朝时期
  
  1386年,雅德维加与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联姻,标志着波兰立陶宛联盟(英语:Polish–Lithuanianunion)的形成。这一联盟关系的形成,将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立陶宛地区纳入波兰的势力范围,形成当时欧洲最大的政治实体之一,并对当地的人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波罗的海地区,波兰、立陶宛两国与条顿骑士团的冲突仍在持续,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德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454年,普鲁士地区的城市和贵族发动起义反抗条顿骑士团的统治,并要求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雅盖隆契克将普鲁士并入波兰,十三年战争爆发,直到1466年波兰与条顿骑士团签订《第二次托伦和约》,将普鲁士纳入波兰势力范围,战争才宣告结束。同时,雅盖隆王朝也确立了对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统治。在南方,波兰与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对抗,在东方战线上,则帮助立陶宛与莫斯科大公国作战。
  
  这一时期的波兰,封建制度蓬勃发展,经济上则以农业为主,地主贵族的势力日益强大,将农民固定在私人庄园或农庄(英语:Folwark)内。1493年,扬一世·阿尔布雷赫特设置了众议院和参议院,从而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制度。1505年,众议院通过了《无新法》,将绝大部分立法权由君主移交给贵族,贵族开始掌握国家政权,标志着“黄金自由”时期的开始。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对波兰基督教影响深远,并促使波兰政府制定了宗教宽容政策,这在当时的欧洲是独一无二的。宗教宽容使波兰得以避免陷入宗教动荡和宗教战争之中。与此同时,波兰兄弟会(英语:PolishBrethren)开始兴起,其以非三位一体为主要教义,从而脱离了加尔文教派,成为一位论的先驱之一。
  
  齐格蒙特一世和齐格蒙特·奥古斯特统治时期,欧洲文艺复兴的浪潮使得波兰各界唤起了一种需要促进文化觉醒的紧迫感,从而推动了波兰黄金时代(英语:PolishGoldenAge)的到来。在这一时期,波兰经济文化繁荣。博娜·斯福尔扎是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米兰公爵的女儿和齐格蒙特一世的妻子,她为波兰的建筑、饮食、语言和风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
  
  1569年的卢布林联合标志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建立。波兰立陶宛联邦实行君主选举制,但统治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此后,波兰迎来了一段繁荣时期,并成为欧洲的主导力量之一,势力遍及中欧、东欧、东南欧和北欧。波兰立陶宛联邦在其鼎盛时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同时,波兰在新获得的领土上实施波兰化(英语:Polonization)政策,这些政策遭到了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群体的抵制,也影响了后世的东欧格局。
  
  1573年,第一位经选举即位的国王亨里克五世批准了要求未来君主尊重贵族权利的《亨里克条款(英语:HenricianArticles)》。其继任者斯特凡·巴托里在利沃尼亚战争中领导联邦军队取得胜利,使波兰获得了更多波罗的海东岸的土地。随后,国家事务由王室总理大臣扬·扎莫厄斯基领导。1592年,齐格蒙特三世继承瑞典国王之位。此后,波兰和瑞典两国之间建立联盟,直到1599年齐格蒙特三世被瑞典议会废黜为止。1609年,齐格蒙特三世乘俄罗斯陷入内战之机,入侵俄罗斯。一年后,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率领的波兰翼骑兵部队在克鲁希诺击败俄军(英语:BattleofKlushino),随后波兰占领莫斯科,时间达两年之久。同时,在东南战线上,波兰也在与奥斯曼帝国作战。1621年,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率领波兰军队,在霍腾取得了对土耳其人的决定性胜利(英语:BattleofKhotyn(1621)),导致奥斯曼苏丹奥斯曼二世的垮台。
  
  齐格蒙特三世统治时期,波兰恰逢白银时代,同时其自身也热衷于慈善,但其功绩为暴政所掩盖。继任的瓦迪斯瓦夫四世主张宗教宽容,在位期间捍卫了波兰的领土,但其逝世后,波兰立陶宛联邦即因内乱和战争而衰落。1648年,波兰对乌克兰的残暴统治使乌克兰人民不堪忍受,引发了赫梅尔尼茨基起义;1655年,瑞典进攻波兰,波兰进入大洪水时代;1657年,普鲁士也宣告独立(英语:TreatyofBromberg)。1683年,扬三世·索别斯基在维也纳之战中击败了奥斯曼军队,从而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的进一步扩张。随后的奥古斯特二世和奥古斯特三世时期,波兰经历了大北方战争和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两场大规模战争,国力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邻国的崛起使得波兰的外部环境也逐渐转差。
  
  俄普奥瓜分波兰
  
  1764年,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支持下,经众议院选举即位。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一方面有推行现代化改革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国家维持和平关系。1768年,巴尔联盟成立,旨在保卫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天主教独裁体制与内政外交的独立,而这与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亲俄态度和宗教平等理念相矛盾。随后,巴尔联盟对俄罗斯发动“圣战”,造成了国内局势的严重动荡,加之政府重组的失败,给邻国的干预提供了完美的借口。
  
  1772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众议院在三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批准了这一行为,并将其作为既成事实。1773年,波兰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计划,其中包括成立欧洲第一个教育主管部门——国民教育委员会(英语:CommissionofNationalEducation)。1783年,波兰正式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也是波兰启蒙运动(英语:PolishEnlightenment)的领袖人物,在位期间鼓励工业发展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建设。由于他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他被授予皇家学会院士称号。
  
  1791年,众议院通过《五三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五三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该宪法限制贵族利益的条文触动了国内贵族的利益,部分反对者组成了塔戈维查联盟,向俄罗斯求助,引发了1792年俄波战争。由于担心波兰霸权的复兴,1793年,俄罗斯和普鲁士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使波兰的国力大为削弱。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奥三国第三次瓜分波兰,此后,波兰立陶宛联邦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存在,波兰进入长达123年的亡国时期。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于同年11月25日逊位。
  
  亡国及分治时期
  
  面对国家危难,波兰人民数次发动起义,反抗俄、普、奥三国及其占领军。1794年,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率领不满于国家被瓜分的波兰人,发动起义反抗俄、普两国。尽管起义军在拉茨瓦维采战役(英语:BattleofRacławice)中取得了胜利,但起义最终仍然失败。
  
  1806年,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在拿破仑一世进军普鲁士之际,发动起义,解放波兰西部。根据1807年的《提尔西特条约》,华沙公国成立。该国为法国的附庸国,由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一世担任公爵,领土包括现代波兰的中部和东南部。在拿破仑战争当中,波兰人积极帮助法国军队,尤其是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元帅手下的军队。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后,维也纳会议废除了华沙公国,其领土被分为俄属波兰会议王国、普属波森大公国、奥属加利西亚以及克拉科夫自由市等部分。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是波兰和美国两国共同的民族英雄。
  
  1830年,华沙军官学校的士官发动十一月起义,被俄罗斯镇压。此后俄罗斯废除了波兰会议王国的宪法(英语:ConstitutionoftheKingdomofPoland)、军队(英语:ArmyofCongressPoland)和立法机构。1848年革命期间,大波兰地区的波兰人发动起义(英语:GreaterPolanduprising(1848)),反抗当局的强制同化政策。起义失败后,波森大公国被降为一个普通省份,并随着德意志的统一而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而在俄占波兰,一月起义的失败引发了俄罗斯当局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严厉报复,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波兰犹太人的驱逐及屠杀。尽管此后的历史颇为坎坷,但到了19世纪末,俄占波兰已经高度工业化,是煤、锌、铁和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之一。
  
  第二共和国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同意恢复波兰的独立国家地位,1919年6月的《凡尔赛条约》确认了这一地位。一战中,波兰有多达200万人参战,超过45万人阵亡。1918年11月与德国停战后,波兰重新获得独立,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通过波苏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波兰第二共和国确立了其主权。在此期间,波兰成功地将三片原属于不同帝国的领土融合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新兴民族国家。
  
  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标志着波兰政治新时代的开始。在一战前的几十年里,波兰的政治活动家们始终为俄、德、奥三国所压迫,难以建立自己的政治传统,因此战后的波兰亟需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体系。因此,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等诸多此前流亡的波兰活动家纷纷返国,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新成立的政府机构中担任关键职务。1922年,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统加布列尔·纳鲁托维奇在华沙的一间画廊被右翼民族主义者埃利尤什·涅维亚多姆斯基(英语:EligiuszNiewiadomski)刺杀,影响了波兰的政治局势。
  
  1926年,战争英雄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发动五月政变夺取政权,并建立无党派的萨纳齐亚体制,以防止激进左翼和右翼政治组织破坏国家的稳定。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波兰国内政治极端主义的威胁日趋严重,波兰政府取缔了一些激进政治组织,并禁止所有共产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政党在国内的一切活动,但这一政策反而使波兰的政治形势更加不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9月17日,苏联跟进入侵。1939年9月28日,华沙沦陷。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被分为两部分,西部由纳粹德国占领,东部由苏联占领。1939年至1941年间,苏联政府流放了数以千计的波兰人,同时内务人民委员部大批处决波兰战俘,制造了多起屠杀事件,其中最典型、影响最大的则是卡廷惨案。1939年11月,纳粹当局呼吁“彻底灭绝整个波兰民族”,并在《东方总计划》中规划了灭绝的具体流程。
  
  二战期间,波兰参战人数位居欧洲第四。具体而言,参战的波兰军队可分为忠于波兰流亡政府的西方军团和苏联领导下的东方军团。在诺曼底、意大利、北非等战场,都可以看见波兰士兵的身影。在卡西诺战役中,波兰士兵做出的贡献尤为巨大。此外,波兰的情报人员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提供了来自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大量情报,并成功破解了纳粹德国使用的恩尼格玛密码机。而在东方战场上,由苏联支持的波兰第1集团军在解放华沙和柏林的战役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国内战线上,面对残暴的纳粹德国占领者,波兰人民从没有停止抗争。大体而言,抗争力量可分为两支,一支是贯穿占领时期始终的抵抗运动(英语:PolishresistancemovementinWorldWarII),另一支则是在战争中期成立的波兰家乡军。波兰的抵抗运动是二战欧洲三大抵抗运动之一,其组织了一系列秘密活动,形成了一个地下国家,并拥有完备的教育和司法体系。由于抵抗运动忠于流亡政府,反对共产主义,因此其于1944年夏季组织了暴风行动(英语:OperationTempest),其中包括8月1日的华沙起义。
  
  纳粹德国军队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下,在波兰建造了特雷布林卡、马伊达内克、奥斯威辛等六座灭绝营。纳粹运用铁路运输体系,从占领区各地运来上百万的犹太人,随后在灭绝营将其全部杀害。据统计,在纳粹占领期间,共有300万波兰犹太人(约占战前波兰犹太人总数的90%)以及180至280万波兰人被纳粹杀害。仅华沙起义就有15万波兰平民遇害。此外,在1939年至1941年间,在苏联占领的波兰领土上,也有约15万波兰人遇害;而在1943年至1944年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屠杀了10万波兰人。在二战所有参战国当中,波兰的人口损失比例最大,共有600万人丧生,占战前波兰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半数为犹太人。在所有死者中,只有约10%属于战死。
  
  二战结束后,波兰的边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超过200万波兰前东部领土上的波兰居民被苏联驱逐,而奥得河-尼斯河线成为波兰新的西部国境线,因此,波兰的领土减少了约20%。这一大规模领土变更,使得上百万人被迫背井离乡。
  
  人民共和国时期
  
  在斯大林的坚持下,雅尔塔会议批准在莫斯科组建新的、亲共的波兰临时联合政府,忽视了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这一举动使得诸多波兰人深感为西方盟国所背叛。1944年,斯大林向丘吉尔和罗斯福保证维护波兰的主权并允许举行民主选举。然而,在1945年二战胜利后,苏联占领当局操纵了选举,从而为苏联在波兰事务上的支配地位提供合法性。与东方集团的大部分其他国家类似,苏联在波兰建立了一个新的共产主义政府。然而,波兰境内的fangong主义叛乱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
  
  尽管遭到波兰国内各界的广泛反对,波兰新政府仍然接受了苏联对战前波兰东部地区(包含维尔纽斯和利沃夫等主要城市)的吞并,并同意苏联红军在波兰领土上永久驻军。在随后的冷战期间,华沙条约组织的组建,促成了波兰政治局势的变化,并成为波兰完全融入东方集团体系的象征。
  
  1947年2月19日,新政府通过了《小宪法(英语:SmallConstitutionof1947)》,从而控制了国内的政治局势。1952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56年,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去世后,继任的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并放宽言论自由、推行党内民主。进入60年代后,政策一度回归保守。1970年,爱德华·盖莱克上台后,重新推行较为自由的政策,并实行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总的来说,波兰是东方集团中最为自由的国家之一。
  
  1980年的大规模罢工行动催生了团结工会。起初的团结工会是较为纯粹的工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成为一股反对执政当局的政治力量,并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尽管受到国家机器的打压,但它仍然削弱了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主导地位。1989年,团结工会在波兰自二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部分自由和民主的议会选举中获胜。1990年,团结工会候选人莱赫·瓦文萨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就任总统。团结工会运动引发了欧洲共产主义政权的崩溃。
  
  当代波兰
  
  20世纪90年代早期,莱谢克·巴尔切罗维奇(英语:LeszekBalcerowicz)推行“休克疗法”,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休克疗法”的推行使波兰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出现了暂时性的下降,但随后波兰经济即开始腾飞,1995年的GDP已经恢复到东欧剧变前的水平。波兰于1991年成为维谢格拉德集团的成员,并于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3年6月,全民公投同意波兰加入欧盟;2004年5月1日,波兰正式加入欧盟。
  
  2007年,波兰加入申根区,取消了与欧盟其他相邻成员国之间的边境管制措施,允许其人口在欧盟大部分地区完全自由流动。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和其他89名波兰高级官员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因飞机失事丧生。
  
  2011年,执政党公民纲领在当年的议会选举中成功获得连任。2014年,时任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被选为欧洲理事会zhuxi,因而辞去总理职务。此后,由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领导的保守主义政党法律与公正相继赢得了2015年和2019年的议会选举,加剧了国内的欧洲怀疑主义和与欧盟之间的摩擦。2017年12月,马特乌什·莫拉维茨基继任总理一职。2020年总统选举中,安杰伊·杜达以微弱优势获得连任。
  
  地理环境:
  
  位置
  
  波兰位于欧洲大陆中部或中欧东北部。最南端为北纬49°00′,最北端为北纬54°50′,最东端为东经24°09′,最西端为东经14°08′。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地区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毗邻,西部与德国相连,北临波罗的海并与瑞典和丹麦遥遥相对。南北长649公里,东西相距689公里。边界线总长3538公里,其中海岸线长528公里。
  
  地形
  
  总体上说,波兰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欧平原,南部地区则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全国大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73米。
  
  海岸线从西部边境的波美拉尼亚湾(英语:BayofPomerania)延伸到格但斯克湾,全长共770千米。其间沙丘密布,也有沙嘴、潟湖等地貌,较典型的有海尔半岛和维斯图拉潟湖等。沃林岛是波兰最大的岛屿,也是沃林国家公园的主体。
  
  波兰南部的山脉有东半部的喀尔巴阡山脉和西半部的苏台德山脉。塔特拉山脉位于南部边境,是喀尔巴阡山脉最高的一部分,其中的莱希山海拔2,501米,是波兰最高峰。斯涅日卡山位于波兰和捷克边境,海拔1,603.3米,是苏台德山脉的最高点。北部的埃尔布隆格地区拉茨基(英语:RaczkiElbląskie)海拔-1.8米,是全国最低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