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集 (第2/2页)
凯·腊拉·夏纳纳·古斯芒:东帝汶独立运动领袖,被誉为“东帝汶的曼德拉”。1974年加入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2002年至2007年任东帝汶首任总统。2007年8月出任总理,2012年8月连任。2015年2月,东内阁改组,夏纳纳转任规划与战略投资部长、东海域划界代表。2018年8月被任命为东海洋与陆地边界划界首席谈判代表,现仍为东政坛实权人物。
经济
综述
东帝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亚洲最贫困国家和全球20个最落后的国家之一,经济处于重建阶段。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没有工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1999年脱离印尼以来,经济主要依靠外国援助和国际机构拉动当地消费,2001年GDP增长18%,达3.87亿美元。但随着国际职员大批撤离,服务业急剧萎缩,加上旱涝灾害造成农业歉收,经济增长大幅滑坡,2003年、2004年GDP分别为3.41和3.53亿美元。人民生活贫困,一些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东帝汶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重建和改善农业、开发油气资源方面,并加大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致力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东帝汶的经济结构(2001年)是服务业占57%、农业25%、工业17%,有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但此二资源被澳大利亚企业掌握。2001年进口值达2亿3,700万美元;出口值800万美元。主要进口机械产品。主要出口产品为咖啡、橡胶、紫檀木、原油、天然气。
东帝汶宏观经济数据(单位:亿美元)
2009年
国民生产总值4.56
实际GDP增长率5.0%
通货膨胀率1.8%
工业
东帝汶工业基础薄弱,仅帝力及附近有小型的加工业。主要出口咖啡、椰子、紫檀木、橡胶;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主要进口食品、纺织品、车辆及其它工业品。2009年工业产值为58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以印刷、肥皂、手帕、纺织业为主。年发电量1.37亿千瓦时。
矿业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为扩大油气收入,东帝汶政府2005年7月设立石油基金,2008年7月成立了国家石油管理局。2007年以来油气月平均收入为1亿美元,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上涨,2012年东帝汶石油基金收入为28.4亿美元,2013年石油基金收入26.93亿美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石油基金累计149亿美元,称为东帝汶经济主要支柱。根据IMF估算,石油收入占东帝汶GDP总量的78%,占出口总额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