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集 (第2/2页)
人民生活
乌拉圭国内城镇化率较高。据乌拉圭21世纪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乌拉圭2013年人均GDP为16421美元。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308.67万,占总人口95%;农村人口16.48万,占总人口5%。人口比例总体平衡。全国女性人口169.03万,男性人口156.12万。社会福利较高。政府对失业、退休、残疾、妇孺、工伤、疾病等均提供福利补贴,并实行满30年工龄退休制。政府开支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文教卫生领域。2012年基尼指数为0.379,10%最富有人群与10%最贫困人群收入相差11.8倍,贫困差距为2.2倍。贫困人口41.9万人,贫困率12.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赤贫人口1.7万人,赤贫率0.5%,与2011年持平。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画线,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南南合作。
外交多元务实,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南方共同市场为依托,支持南美及拉美一体化,注重发展同美国和欧盟国家的传统关系,重视扩大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合作。
同176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在其中49个国家设有大使馆。是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联盟、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经济体系、里约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一、政治关系
1988年2月3日,中国同乌拉圭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两国保持各层次往来,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乌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乌方主要来访有:总统桑吉内蒂(1988年和1997年)、拉卡列·埃雷拉(1993年)、巴特列(2002年)、巴斯克斯(2009年和2016年)和穆希卡(2013年),副总统兼国会zhuxi、参议长阿吉雷(1993年)、巴塔利亚(1998年)、法因戈德(1999年)、耶罗(2000年)、阿斯托里(2010年)和托波兰斯基(2018年),众议长巴拉伊巴尔(1997年)、特罗沃(1999年)、劳萨洛特(2000年)、阿夫达拉(2001年)、佩纳德斯(2002年)、阿尔瓦雷斯(2003年)、卡多索(2007年)、阿雷吉(2010年)和阿马里利亚(2017年),外长格罗斯(1990年)、拉莫斯(1996年)、奥佩蒂(1999年)、阿尔马格罗(2012年,2015年)、尼恩(2016年,2018年,201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