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集 (第2/2页)
除天主教外,立陶宛有4.1%的人口信仰东正教,多为俄罗斯裔立陶宛人,另外有0.8%信仰东正教旧礼仪派,其社群可追溯至十七世纪中叶。宗教改革对立陶宛的影响不若在东普鲁士、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般强烈,信仰基督新教者只有0.8%(路德宗0.6%、归正教会(英语:LithuanianEvangelicalReformedChurch)0.2%),有文献记载二战前信仰新教的人口占3.3%,多为居住在克莱佩达地区的德国人与普鲁士立陶宛人(英语:PrussianLithuanians),但他们在战后多被驱逐,现时的新教徒多为本地立陶宛人。1990年代起也有新的福音教会来到立陶宛。此外利普卡鞑靼人(立陶宛鞑靼人)仍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尚存的犹太人也维持了犹太教的信仰与文化。
近年来一种称为洛姆瓦的新异教信仰人口渐增,洛姆瓦脱胎自立陶宛神话的多神信仰,遵循波罗的海地区古代的信仰仪式,崇尚自然的神圣,且具有祖先崇拜的元素。2001年人口普查(英语:Lithuaniancensusof2001)显示立陶宛有1,270人尊奉波罗的海传统信仰,2011年则增加至5118人。
文学
早期的立陶宛文学(英语:Lithuanianliterature)有许多是以拉丁文写成,例如14世纪的格迪米纳斯信件(英语:LettersofGediminas)与明道加斯法典。16世纪初的诗人尼可劳斯·胡索维阿努斯(英语:MikołajHussowczyk)也是以拉丁文写作的立陶宛早期作家,他于1523年写成的诗作《水牛外观、野性与狩猎之诗》Carmendestatura,feritateacvenationebisontis描述了立陶宛的自然风光与风俗,也提及了一些政治与宗教的议题;同年代有诗人以“立陶宛人米哈罗”(MichaloLituanus)的笔名写成专著《鞑靼人、立陶宛人与莫斯科人的风俗(英语:Demoribustartarorum,lituanorumetmoscorum)》,但直至1615年才出版;1560年左右维尔纽斯市长奥古斯提努斯·罗顿都斯(英语:AugustinusRotundus)以拉丁文写作立陶宛历史,但此书今已佚失;尤纳斯·拉德瓦纳斯(英语:JonasRadvanas)模仿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艾尼亚斯纪》写作了拉丁文长篇史诗《拉德维利阿斯(英语:Radivilias)》,歌颂立陶宛大公国贵族米科瓦伊·拉齐维乌在乌拉之战(英语:BattleofUla)(立窝尼亚战争)战胜沙俄。17世纪仍有立陶宛作家以拉丁文写作,如著有许多神学与音乐书籍的日吉曼塔斯·利奥克斯米纳斯(英语:ŽygimantasLiauki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