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淝水决战,谢安北伐 221:闻风声草木皆兵,烧榆林奇袭洛涧 (第2/2页)
苻融道:“布营有序,只可惜晋军兵少,难以以蛇吞象”
苻坚陷入沉思,说道:“本王低估了北府兵,洛涧交手,一败涂地。如今两军对峙,相持淝水,诸位将军,有何良策?”
驸马朱序道:“梁成、梁云兄弟,有勇无谋,儿臣愿提一路人马,渡河再战。”
大帅苻融道:“驸马不可鲁莽,兵法有云,半渡而击,此时渡淝水,岂不是正中下怀?”
军师权翼道:“晋军兵精而少,只能戳要害,而不能动全局。天王有百万雄师,等百万大军到齐,四面出击,北府兵首尾难顾,一虎难追群狼,江南可定。”
一阵凉风拂面,二弟苻融道:“八公山草树丰茂,似有疑兵?”
一听这话,苻坚瞪大眼睛,举目望去,只见一阵凌冽北风吹过,风声作响,树枝摇曳,使得山中禽鸟,远远传来一阵鸣叫。苻坚诧异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山川灵气,皆为兵势。即日起严加防范,不可妄动,孤王静观其变。”
因淮南地势奇险,使得苻坚倍加谨慎,势如破竹的前秦大军,也暂缓南征步伐。后有唐代胡曾作诗《咏史诗·八公山》为证:
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
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
洛涧大捷,飞报京师,此时秦军大队人马未到,依旧是二十五万先头部队,一时也不急于出战,而谢石觉得刻不容缓,便捎带捷报,请旨决战。
含章殿内,太后褚蒜子、孝武帝司马曜听了谢安的陈情奏报,对于八万与二十万之间的差距,能否决战,犹豫不决。
谢安作揖道:“冀州、幽州、凉州尚有八十万大军,还在途中,尚未抵达淮水。前敌所奏之意,朱序暗为内应,力主由守为攻,速战速决。”
孝武帝疑虑道:“以少打多,无异于以卵击石,若是失败,岂不成了一溃千里?”
谢安道:“老臣以为,以攻代守,胜过死守,何况死守也未必守得住,当出其不意,一战决胜。老臣先前说苻坚有十败,还未说陛下更有十胜。”
“朕还有十胜?请丞相说来,朕愿闻其详。”
“我主洪福,君权天授,帝世正朔,万民所敬,此其一胜;
诸胡无礼,抵御南侵,自卫抗敌,出师有名,此其二胜;
硖石水战,洛涧火攻,连战告捷,已见高下,此其三胜;
北府兵马,兵少而精,将多且勇,战心高涨,此其四胜;
北来流民,心怀故土,复仇心切,誓与死战,此其五胜;
晋军倚水,善用舟师,山川河险,精通地利,此其六胜;
江东士族,慷慨解囊,襄助朝廷,出资钱粮,此其七胜;
庚戌土断,百姓分地,纳粮上贡,人心相合,此其八胜;
百万秦兵,相持淝水,进退无措,不过如此,此其九胜;
内应朱序,倾泻军机,里应外合,知己知彼,此其十胜。
有此十胜,对比苻坚十败,何愁晋军不胜,何愁苻坚不败?”谢安道。
孝武帝听罢,顿时大喜,言道:“前有大秦十败,今有大晋十胜,胜败分明,一目了然,丞相灼见,令朕疑云方释,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谢安作揖道:“只言片语,不过纸上谈兵,两军交战,风云莫测,事关安危,微臣自请督战,以防万一。”
孝武帝道:“此战孤注一掷,不可重来,朕为天子,当亲自督战,赶赴前敌。”
谢安道:“苻坚御驾亲征,而陛下不可御驾亲征。”
“为何?”
“陛下赶赴前敌,倘若秦军探得,反到激起斗志,志在必得,陛下成了众矢之的。”
孝武帝点点头,深以为然,而褚太后道:“皇上不可去,不如让哀家去,好歹苻坚是约我迎亲,若不赴会,岂不失约?”
“此行危险,嫂娘三思。”孝武帝道。
“哀家读《韩非子》有云‘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对照谢安十胜十败,亡者非苻坚莫属,大晋必胜。”
谢安道:“太后持重,精通法家,不怒自威,众将必会信服。”
褚蒜子道:“此事就照此去办,哀家代天子督战,陛下稳坐京师,总揽全局,此战成败,必将彪炳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