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袁曹刘 (第2/2页)
荀攸轻叹一声:“袁绍非是庸才,况且就算袁绍瞧不出来,他麾下谋士也当瞧的出来曹操这一项任命所包藏的祸心……”
接着荀攸话锋一转,他剖析道:“只是袁绍出身名门,向来傲然,多少不将关中放在眼里,所以才不管不顾的遣送高干到河东赴任,以求占得先机,把控住河东这一处要地,好日后进军关中。”
刘璋点了点头,而后他问询道:“以卿之见,河东太守王邑是否会舍弃太守一职,将印绶交予高干。”
当今的河东太守为王邑,字文都,北地泥阳人,为故太尉刘宽的学生,和在易县朝不保夕的公孙瓒师出同门,担任河东太守数载,颇得上下吏民和郡中豪族拥戴。
是故刘璋对朝廷一纸令书,就卸了王邑的河东太守,换做高干担任一事。自觉在如今朝廷威望不盛的当下,多半是不易实现,恐是要闹出幺蛾子来。
“恐难轻舍。”荀攸斟酌片刻,给出了他的看法:“王邑素有贤名,久任河东太守一职,为郡中士民爱戴,虽是朝廷有旨意,然王邑恐是会以天下未定、吏民留恋为托词,拒了朝廷的旨意,同时封闭关防,不让高干涉足河东。”
“卿意与吾同也。”刘璋淡笑着点头,他的看法也是如此,若是朝廷威望正盛,或许王邑当是不敢不从朝廷的旨意,可如今朝廷威望经董卓、李郭折损,四方诸侯多半不将朝廷旨意放在眼里。
况且托词不奉诏书的事情很多,就如旧时灵帝病重,秉着对董卓的忧虑,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同时让董卓将军队交给皇甫嵩。
然董卓接到诏书,却是没有从命,而是上书辩解道,言是底下的士卒同他相狎弥久,留恋他董卓的畜养之恩,只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及追随于他,藉此不肯交出兵权。
所以刘璋对于王邑会老老实实的交出河东给高干一事,自忖多半不太可能。王邑当是会上书朝廷,托词以求不放弃河东太守一职,至于前来赴任河东太守一职的高干,也就多半不能如愿。
“说起来朝廷加封荀卿为河内太守的诏书,据驻守潼关的沈弥传信,言是天子的使者已经到了潼关,不日就将抵达长安,向荀卿颁下。”刘璋扯起了曹操的另一手操作。
同时刘璋打趣荀攸道:“卿可有意上任河内,担任河内的太守一职?”
荀攸嘴角露出一个弧度,他淡笑道:“朝廷旨意,攸岂敢辞让,只是河内太守张杨恐怕是不太愿意放弃太守一职,将印绶交予攸也。”
刘璋闻言朗声笑了一声,他出言道:“河内太守张杨,河东太守王邑,而今这两位太守确乎是要头疼不已了。”
“三河之地居天下之中,为兵家必争之地,而王邑、张杨等辈无有兵略,自是难以守住各自名下的郡县,若是稍有迟疑,将是家门之祸,殃及全族。”荀攸轻叹了一声,为王邑和张杨二人的命运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