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曾伯忠运筹帷幄 (第1/2页)
咸宁侯仇鸾终于怕了,这家伙甚至连侦骑都不敢往外派了。
这下终于不用担心这家伙通风报信了。
通惠河南岸,明军大营之中,曾淳借着夕阳余晖,看着桌上的地图,琢磨了好一阵,这才郑重道:“汝贞兄,即刻派出快马通知俞将军,让他不要率军往通州赶了,让他们直接从通州南面插过来。”
呃,这怎么过来?
胡宗宪不解道:“伯忠,通州南面的北运河上没有桥啊,他们怎么过来?”
曾淳不加思索道:“杨大人,下令征调滞留在通州的所有漕运大船,让他们把货都卸岸上,同时征购通州附近所有木方,圆木和厚木板等木材,让漕运大船拉去通州以南给辽东军搭建浮桥。”
我的天,你这简直劳民伤财啊!
说实话,一般人真不敢这么干,总督都不敢这么干,曾淳却敢。
杨守谦虽然是总督,他也知道,这总督之位就是曾淳父子为他争取来的,如果没有曾淳父子,他甚至性命难保。
这会儿也就是曾淳父子能保他也愿意保他,他自然听曾淳的。
他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签发总督令去了。
曾淳想了想,又问道:“元敬,你对水师应该比较了解吧?”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是啊,登莱水师就驻扎在登州水城,我们登州卫将校也经常操练水师。”
那就好,我总得给你寻点功勋助你晋升。
曾淳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杨大人,签发命令,让游记将军戚继光去负责指挥征调来的水师八爪船和漕运大船。”
行吧,我就给你当个秉笔吧,这总督你来做。
杨守谦闻言,那是毫不犹豫的签发起总督令来。
曾淳趁着杨守谦签发总督令的工夫又想了想,随即交待道:“元敬,伱接到俞将军便告诉他,让他指挥车兵过河之后就地扎营修整,他自己先过来,我有要事跟他商议。”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好的。”
这时候杨守谦的总督令也写好了。
曾淳将总督令交给戚继光,又细细交待道:“元敬,到时候我们要搭建足够的浮桥,迅速渡过通惠河,乃至北运河北段的温榆河,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戚继光颇为兴奋道:“好嘞,没问题。”
他也知道,只要能在此战中建功,那绝对能晋升参将,跟着曾淳,绝对没错。
天色渐暗,北运河通州到天津三卫段中部却是灯火通明,数十艘八爪船和数百艘聚集在河面上,天津三卫水师和数千漕军正飞速用木方和木板连船,那敲打之声简直就如同放鞭炮一般密集。
大明朝廷每年经运河北上的漕粮足有有四百多万石,漕军足有十二万余人,漕运大小船只足有一万两千多艘,这么多人马和船只如果用火器装备起来战力那都会恐怖到吓人。
只可惜,漕运不能断,漕军也不可能改编成正规水师。
戚继光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随即顺着第一座搭建好的浮桥来到北运河右岸,疾步走到俞字大旗下,拱手躬身道:“登州卫指挥佥事代京营游击将军戚继光参见俞将军。”
这也算是两大名将第一次见面了。
此时的戚继光还只有二十来岁,正是英姿飒爽之时,而俞大猷都已经四十多了,看上去都有点英雄迟暮之感了。
代京营游记将军?
俞大猷见人家如此客气,连连拱手回礼道:“戚将军客气了,可是胡大人有令到?”
戚继光连忙解释道:“现京城外各路勤王大军皆由直隶总督杨守谦杨大人指挥,钦差曾淳曾大人代圣上督军,曾大人的意思,俞将军率军渡河之后令手下人马就地扎营休息,然后去通惠河南面的大营,曾大人有要事与将军商议。”
曾淳竟然来了!
这渡河扎营有什么好指挥的,还是见曾淳要紧。
俞大猷闻言,立马将手下几个卫所指挥使招过来细细交待了一番,随即便拱手道:“戚将军,还请派人引路。”
曾淳着实没想到俞大猷会来这么快,他正就着油灯和杨守谦、胡宗宪等商议怎么逼退俺答汗大军呢。
他们现在也就两万骑兵、两万五千步卒和三万车兵,总兵力才七万五,而俺答汗大军最少有十二万,差不多是他们的一倍,他们想将人家歼灭那是不可能的,如果逼得人家拼起命来,他们还不一定干得过呢。
这个时候要有几万把火枪就好了,借着战车阻挡一阵突突突,俺答汗骑兵再多那也得抱头鼠窜。
可惜,他们一杆火枪都没有,这会儿也就神机营有几千杆火枪,不过神机营是京营主力之一,人家要镇守京城,根本不可能出城来帮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