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吏由军出! “那些跟着父皇 (第2/2页)
而且原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中,除了最后的蓝玉案外,即便是胡惟庸案,其中被杀的官员主要也是文官,就更别说主杀文官的空印案跟郭桓案了。
因此后世有种比较小众的说法是,蓝玉案中除了蓝玉本人外,其余被牵连诛杀的人已经不是老朱的本意了。而是自洪武十八年后经过数届科举后,实力得到极大恢复的文官集团在主导了,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勋戚武将的势力。
只不过,老朱不是钱宽这样的穿越者,自然不可能知道如今被他杀得人头滚滚的文官集团之后会如何荼毒大明,并最终导致神州大地再次沦入异族之手。
因此,对于钱宽的提醒,经过数次大案诛杀后极度自信的老朱却是并未将此太过放在心上。
“呵呵,父皇与大哥在位之时,他们自然没那个本事。但数代人过后呢,咱大明总不能一直不开科举吧?到时候一届届的科举补充下来,朝廷和后世之君拿什么来平衡这势力越来越庞大的文官集团,靠家奴太监么?”
眼见老丈杆子对这文官集团还是有些轻敌,钱宽却是不禁面色郑重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在他看来,或许这就是他这个穿越者存在的意义吧。所以对于大明亡于文官集团弄权党争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的他,一旦有任何机会预防文官集团坐大,他都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
因此借着这一次吏员短缺的机会,他就是想以此在文官集团跟武将勋贵集团之间,再培养出一个‘吏官’集团出来,从而达到掣肘、制衡将来文官集团坐大的目的。
毕竟经过实践证明,随着国家的日渐承平、战事的日渐减少,勋戚武将们根本就不可能是文官集团的对手。
“呃,这……”
面对钱宽发出的这大胆直白的‘灵魂拷问’,虽然老朱很想说句‘咱老朱家子孙肯定个个英明’的话,但最终却还是化作了一抹无奈的苦笑。
没办法,自古以来,哪有君主代代英明的王朝!
“所以贤婿是想提前再培养出一个‘吏官’出来,用来制衡今后的文官?”
不愧是以一个破碗开局却打下诺大江山的洪武大帝,一抹苦笑过后随即却是一眼看出了钱宽的目的。
“父皇英明!随着国家的逐步安定,文官集团壮大不可避免。但文官向来长于勾心斗角,短于实干。‘吏由军出’之后,这些胥吏自然很难跟文官再搅和到一起。而没了胥吏的帮忙,文官集团这只老虎就算再猛,那也等于缺了大半的爪牙……”
“正所谓三足方可鼎立,到时候有文官、吏官外加勋戚武将这三足共托,我大明之鼎不说千秋万世,呵呵,至少超唐赶汉总没问题吧?”
末了,眼见老朱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钱宽也不再多言,随即便以一个‘三足鼎立’为自己的建议作了最后的总结。
“来人,即刻传旨五军都督府,命各都指挥使司、卫、所,自即日起从退役老军及军中挑选识文断字的军士,以充各府县吏员所缺……”
就在钱宽总结的话音才刚落之际,为吏员短缺头疼不已的老朱已是迫不及待的下达了这‘吏由军出’的旨意。
而伴随着老朱这道旨意的下发,一个原历史时空中从未有过的‘吏官’集团就此诞生,大明也因此走上了一条跟原历史中大明完全不一样的未知道路。
“咱向来奖罚分明,不过对于贤婿,咱却是真不知道该如何赏你了啊!”
末了,在向五军都督府下达完这‘吏由军出’旨意后,感慨不已的同时,老朱却是带着些意味深长的戏谑望向了钱宽。
没办法,相比于钱宽向来的‘一心为公’,其索取的‘报酬’却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即便已经对其毫无疑心的老朱,但这好奇心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毕竟只要是人,谁还没个喜好追求啥的?
“嘿嘿,这还不简单?父皇要是实在过意不去,那就赏小婿几个小钱儿回去买头小猪养养就行了呗。小婿也不贪心,什么金砖银砖的每样随随便便来上个七八车也就够了……”
看着老丈杆子那满是好奇的表情,瞬间便明白了其中意思的钱宽随即也是毫不客气的狮子大开口起来。
“啥?金砖银砖,还随随便便来个七八车,你小子咋不去抢?赶紧给咱滚蛋,有多远滚多远……”
听到钱宽这恬不知耻的狮子大开口,向来扣门儿的老朱顿时不由得一头黑线!
这他娘的脸皮要多厚、多无耻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