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冬至 (第1/2页)
一场小雪拉开了冬季的帷幕。
醴泉县驿馆一如往常,进进出出的官吏也依旧还是那几位。
不过自那天游湖后,常和、崔英两人,倒是时常也会出现在驿馆。
即便是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但也会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在晋王李治面前刷点儿存在感。
相比较以前表面的尊敬,如今崔英、常和对李治的态度,则是多了一丝丝的敬畏。
而这份敬畏,与李治插手醴泉政务,以及谢远怀在昭陵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阎立德、阎立本两人的态度,也是其中的关键点。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如今朝廷对晋王插手醴泉县政务一事儿,始终一言不发的态度。
这让常和跟崔英,心里头不由自主的打起了鼓。
因而才不得不对李治产生了三分敬畏。
立冬、小雪、大雪到冬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李治也变的忙碌起来,烟霞镇烧制水泥、烧制瓷器这些事情也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而他与阎立德、阎立本、唐善识、谢远怀,甚至是包括陈不胜、陈不同、周老实之间,也越发的默契起来。
阎立德、阎立本二人并没有参与水泥烧制,这也是李治刻意为之。
所以平日里两人无所事事时,就成了李明达、李清二人的教书先生。
在左右护法因为天气寒冷,不愿意陪着李治前往烟霞镇,且还不愿意回长安时,便会在驿馆跟着阎立德、阎立本学习经史子集、琴棋书画。
偶尔从烟霞镇回到驿馆时,李治也会跟阎立德、阎立本二人商讨元日后昭陵的修建事宜。
近一个多月的忙碌跟思索,让李治开始认真思考起诸多事项“外包”的可行性来。
无论是为了醴泉的发展,还是为了昭陵的修建,或者是为了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官员贪污、资源浪费等问题。
外包一事儿在李治看来,显然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阎立德、阎立本一开始持谨慎态度。
但当前几日,李治把阎立德、阎立本请到账房,看了重新统计后的账簿。
阎立德、阎立本的神情就变的极为凝重了。
那几日时常能看到两人长吁短叹,仰天沉思的深沉样子。
最后两人一同找到李治,提议这件事情可以先上奏陛下。
李治不满,撇了撇嘴:那暴君就懂吗?
冬至再次迎来了降雪,相比前几日小试牛刀的小雪花,这一次的雪花就要大了很多。
夹杂着刀子般锋利的西北风,开始席卷整个关中平原。
整个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茫茫一片,而这一天,水泥彻底烧制成功。
用其砌成的墙,也不像最初那般纸糊的似的、一推就倒。
如今就算是用重物去砸、去撞,都能够做到在一定的时间内纹丝不动。
此情此景让阎立德、阎立本大为震撼。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水泥。
鹅毛大雪夹杂着寒冷的西北风,使得整个醴泉县像是处于冬眠的状态。
迎着风雪的马车,拉出长长的两道黑色的车辙印记,缓缓驶进了驿馆内。
阎立德、阎立本还有些难以消化刚刚在烟霞镇看到的水泥。
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用此物来建造昭陵的话,怕是用固若金汤来形容都不为过。
下了马车不等进入驿馆后院,李治、王相和就听到了李明达、李清两人的欢笑声。
不用看都知道,如此雪天,左右护法要是不疯玩那才叫怪了。
只是让李治没有想到的是,在后院还看到了曹青衣主仆二人。
醴泉湖一游后,曹青衣立冬、小雪、大雪时节,各来过醴泉驿馆一次。
而如今已是冬至,李治今早出门时,姜楠还曾跟他说,怕是今日曹青衣还会来的。
看着外面的鹅毛大雪,以及脚下厚厚的积雪,李治还跟姜楠打赌,这么大的雪天,就算是想来也够呛。
我赌她们今日肯定不会来。
如今看来,晋王殿下是输了。
“长安难道没有下雪吗?”
走进温暖的房间,姜楠帮着李治脱下厚厚的皮裘。
曹青衣、竹叶儿也跟着走了进来。
李明达、李清还在外面疯玩,甚至还嚷嚷着要李治帮她们堆雪人。
“昨夜开始飘起了零散雪花,小姐就怕今日雪下大后,路上难行,于是我们连夜就往这边走了。”
竹叶儿抢先回答道。
一旁的曹青衣,在外面被风雪冻的有些通红的脸颊,此刻更显娇媚。
“妾身给两位公主带来了琴瑟,上一次公主说起想要学琴……。”
曹青衣有些笨拙的找着借口道。
李治不屑的撇了撇嘴,虽然他也很想让左右护法变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像长乐、豫章那般知书达理、温柔贤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