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优秀的政治家都是最好的演员!(来了哈!)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优秀的政治家都是最好的演员!(来了哈!)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优秀的政治家都是最好的演员!(来了哈!) (第1/2页)

因为下了罪己诏,所以赵祯避居偏殿,在崇政殿这里开朝会。
  
  宋庠看到一场令他不敢相信的优秀政治剧场。
  
  今日早朝,宋庠授意御史中丞高若讷弹劾贾昌朝。
  
  说贾昌朝为相期间,经常与枢密副使吴育在官家面前争执,这是阴阳不和,导致上天震怒。
  
  因此此次旱灾【责在丞相】,建议官家依照汉朝的‘天灾策免三公’之例,免去贾昌朝的相位。
  
  这是他与高若讷商量出来给与贾昌朝最重的一击,当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他们倒是想找贾昌朝其他的罪状,但贾昌朝此人本是一代大儒,持身颇正。
  
  寻了半天,也找不出什么问题来,所以最终还是确定以天灾为借口弹劾贾朝昌。
  
  当然这个弹劾的理由已经足够强大了。
  
  至于汉朝的‘天灾策免三公’之例始于汉朝的徐防,这个其实是个蛮有意思的政治手段。
  
  当时汉和帝驾崩,汉和帝的继任者年纪太小,于是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临朝,可不巧的是,她一临朝,便天下灾异连年,什么旱灾、洪水、失去西域、盗贼四起等等事情接踵而来。
  
  若是按照董仲舒的理论,天灾都归因于天子的德行缺陷,邓太后才刚一临朝,便闹几次天灾,并且连续几年不间断,临朝摄政的邓太后岂不是难辞其咎?
  
  此时只有二十四岁的邓太后是手忙脚乱,然而在惊怒之余,她想出了一个转嫁责任的方法,以天灾不断为由将朝廷三公中的两公撤职,算是把责任人给揪出来了,将天灾归咎于大臣。
  
  (徐防: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倒是责任撇清了,我呢?)
  
  从这之后,皇帝便当得轻松了,以前闹天灾,就把皇帝搞得很紧张,仿佛对不起天下人似的,有做贼心虚的感觉,但之后闹天灾,皇帝就理直气壮起来了——呀,都是丞相的过错!
  
  当然皇帝也有承认错误的时候——都怪我当时瞎了眼嫁……呸,任命他为丞相!
  
  笑死。
  
  现在大宋遭受旱灾,他们以【灾异免三公】这个惯例攻击贾昌朝,大约也是符合官家的期待的——大家都看看啊,错的是他不是朕啊!
  
  所以,贾昌朝死定了!
  
  果然,贾昌朝很是惶恐,立即从袖子里掏出辞呈,递给赵祯,赵祯看了之后,将辞呈搁置,公开说道:“贾相与吴枢密的确是在朕前争论,而且争论激烈,但各执一词,意见不同,心意却同,都是为了大宋繁荣昌盛,这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朕不许贾相请辞。”
  
  宋庠一听顿时急了,正要赤膊上阵手撕贾昌朝,但贾昌朝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辞呈递了上去。
  
  宋庠顿时有些懵:还有这操作?
  
  所谓三辞三让,不是这么个操作方法啊!
  
  大多数时候丞相被弹劾,丞相会立即告病居家,然后写了辞呈递上去,皇帝会回手书拒绝。
  
  然后丞相会第二次上书,皇帝看到之后会再次手书拒绝。
  
  到了第三次,若是皇帝想要让丞相辞职,便手书说什么朕不忍心,朝廷也需要丞相,但丞相既然一心请辞,朕再不忍心也只能割爱云云,如此三次下来,双方面子都全了。
  
  若是皇帝是真不想让丞相离职,那就赶紧上门吧,将人家好好请出来,然后弹劾的官员则是找个由头打发到地方去,算是给丞相出口气。
  
  但从没有这种当着皇帝的面上辞呈,拒绝了一次,又立即掏出辞呈,一会是不是还有第三次?
  
  果不其然。
  
  赵祯立即严词拒绝贾昌朝自请镇西北,又说了一通大道理。
  
  然后贾昌朝又掏出一份辞呈,这一次赵祯从座位上下来,搀扶着贾昌朝的双手,述说起来,贾昌朝为政以来的贡献,最后下了个结论——贾昌朝乃是国之重器,留之可镇国运!
  
  啧。
  
  要不要脸啊!
  
  宋庠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不仅仅是宋庠如此,御史中丞高若讷也是一脸的铁青。
  
  妈个比的,他贾昌朝不死,死的就是他高若讷了。
  
  高若讷与宋庠使劲打眼色——你特么倒是说句话啊,这还是你出的主意呢!
  
  但宋庠却是呆若木鸡站在原地,半句话也不肯说。
  
  高若讷一时间心如死灰:妈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上一次高若讷走河边,是因为景右党争。
  
  景右三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赵祯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赵祯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赵祯在朝廷张榜公示。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
  
  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
  
  当时御史知杂杨偕荐高若讷为监察御史里行,迁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其后又改左司谏、同管勾国子监,迁起居舍人、知谏院。
  
  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欧阳修写信骂高若讷,说【仲淹刚正,通古今,班行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今而后,决知足下非君子。】
  
  然后高若讷将这封信交给赵祯,欧阳修也被贬了,而他则是升官了,加直史馆,以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他原本想着这一次将贾昌朝给参下去,也算给自己加一大功劳,说不定政事堂腾出来位置,自己还能够上参知政事呢,现在看赵祯的态度,这事是没影了。
  
  关键是,此次贾昌朝留朝,他这个御史中丞大约也当到头了,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去地方吧。
  
  就是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曹他马的宋庠,鼓动自己弹劾贾昌朝,现在却是一言不发,就是一个反骨仔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