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花将穆桂英 (第2/2页)
杨家将对宋朝忠心耿耿,堪称国之栋梁。
但是在与辽国的战争中,他们多数都英勇殉难,只有极少数活了下来。
杨家将用生命诠释了忠义,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尽忠,也使北方民众意志更加坚定。
杨家将用血肉之躯印证了他们高风亮节,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世世代代传颂。
“这时,穆桂英的部下从甬道进入阵中杀敌。”
“而阵中辽军先被宋军用火箭射杀后又被包围,军心开始涣散。”
“而与马荣交手的穆桂英则趁马荣分心之时,一举将他斩杀。”
“宋兵乘辽军军心不稳时攻入,杀死辽军不计其数,攻破辽军所设坚阵。”
“穆桂英领兵直出青龙阵,大破辽军。”
“穆桂英婆婆柴郡主率所部三万,要破青龙阵。”
“打算按照计划令孟良领兵一万从青龙阵的龙腹杀出,自己率军打进龙头,再绕到后方与穆桂英兵力会和。”
“奈何阵前计划不敌入阵后变化,在开战后,郡主纵马杀敌,与敌将不分胜负。”
“孟良也按计划率军从龙腹部出击,辽军溃乱。”
“但是当柴郡主与辽国将军铁头太岁打斗之时,因二人不分胜负,故而战到了天黑。”
“郡主不慎冲动胎气,疼痛难忍,于战场生下一子后晕倒。”
“而铁头太岁正回马杀来,危难之时,忽阵侧来一彪悍军马如风雷驱电般来到。”
“正是穆桂英见郡主危急,飞马来救。”
“穆桂英身手矫健,拿起飞刀便将铁头太岁斩杀,救下婆婆柴郡主。”
“同时一面护着郡主及孩儿,一面带领部下继续破阵,直到孟良赶到会和一举杀败辽军回营。”
“得胜回营后,见到公公元帅杨延昭,穆桂英对其细述阵中情况及郡主与孩儿的平安。”
“杨延昭十分高兴,自此再没有了对穆桂英的偏见。”
“而婆婆柴郡主所生之子则被取名为杨文广,与穆桂英十分亲近。”
“杨延昭中计被困在了辽军阵中,杨宗保为了救父。”
“派遣手下两位将军各率五千兵马分别从阵的左右两侧进攻,同时令穆桂英带领一万兵马从中间杀入阵中。”
“杨宗保则亲自带领手下将军,在阵外负责接应。”
“开战后,穆桂英一马当先,当先杀入阵中,与敌将辽国驸马交手几个回合。”
“辽国驸马战败逃走被穆桂英拈弓搭箭,一箭射落马下,坠马而亡。”
“穆桂英斩杀敌将,大挫辽军士气。”
“而辽国公主看见丈夫危险时想来救援,却被将军用铁鞭打吐血,独自骑马逃走。”
“而杨延昭听到外面作战的声音后,猜测是救兵,于是便率兵从内部突围。”
“辽军被内外夹击,左右围攻,溃不成军,大败而逃,一举攻破白虎阵。”
柳如是:杨家将十二寡妇西征,仅有一人得以善终,实在令人惋惜。
穆桂英和杨宗保两人成婚之后,夫妻齐心,也算是屡建奇功,可战争的残酷不是仅凭他们两个就能够改变的。
最终不仅是穆桂英与杨宗保天人永隔,杨家将中所有的挑大梁的男子全部都战死沙场。
而遗孀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要为夫报仇,为大宋保家卫国。
杨宗保其实并不是一遇上敌人之后就战死的,当时的杨宗保先是被敌军俘虏。
此时的穆桂英跪求佘太君营救自己的丈夫,佘太君原本不愿让穆桂英去冒险。
因为佘太君知道,敌人将杨宗保俘虏而不是直接斩杀,为的就是要挟杨家和大宋。
若杨家派人去救,势必会受到敌军的伏击,到时候敌军很可能会对杨家赶尽杀绝。
但若不救,将士们必定寒心,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人心不齐。
一旦军心涣散,就算战力再强也不堪一击。
穆桂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被俘不仅仅是军中的将军,更是自己的丈夫。
于公于私,穆桂英都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佘太君明白穆桂英的苦衷,尽管知道此行凶险。
但也只能含泪同意穆桂英的请求,而此时杨家将的遗孀个个都来请求与穆桂英一同出征。
佘太君难忍泪水,可看着自己的儿媳妇一个个坚决要出征,还称她们已经没有了丈夫,绝不能让穆桂英步她们的后尘。
佘太君也是寡妇,看着自己的十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媳妇。
她知道自己没有理由阻拦,只能选择放手让她们一搏。
就这样,穆桂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征之路。
并且在刺探敌情的时候为了缩短路程,她们还选择了一条崎岖的小山路。
然而这样的地方最适合伏击,到了半山腰的时候,一行人就已经遭到了敌人的埋伏。
但她们没有轻易认命而是拼死抵抗,穆桂英万箭穿心而亡,剩余的杨家女将也几乎全军覆没。
等到救援赶到的时候,佘太君看到的就只剩下了一堆尸首。
佘太君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年迈的她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但佘太君不能伤心太久,她身上还有更重的担子要扛起来。
佘太君将随着杨门女将一同出征并牺牲的女兵的孩子,全部收留照顾,对这些孤儿视如己出。
佘太君严格教育这些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亲人是为了保卫国家而战死沙场的,将来不论男女都要做顶天立地的人物,绝不能给逝者丢脸。
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佘太君也在为国家大事而操劳。
而佘太君去世的时候,四面八方赶来的奔丧者不计其数,她也成为了杨家将遗孀中唯一善终的一位。
“佘太君率领众将与敌军作战,扬旗击鼓,声势浩大地杀进敌军阵中。”
“与敌首董夫人相斗数回合后,董夫人骑马佯装败走。”
“见此情形,八娘、九妹率兵从阵法的两侧攻入与佘太君会和。”
“三方兵马刚刚会合一处便被敌军团团围住,竟是辽军诱敌深入之策。”
“穆桂英闻佘太君被困,率兵前来救援,从阵法北侧杀入后。”
“见阵中敌将董夫人正在力战八娘,而八娘将要战败。”
“在此危难之时,穆桂英一手挽弓,一手搭箭。”
“一箭射出,正中目标,董夫人落马而死。”
“穆桂英见敌军因群龙无首而方寸大乱之际,与佘太君、八娘和九妹合兵一处。”
“一举击溃辽军,突围而出,打破敌阵,大胜而归。”
“穆桂英助其丈夫杨宗保抵抗辽军的入侵,作战期间,接连攻破辽军大阵。”
“穆桂英对敌英勇无比,身先士卒,不惧困难。”
“先后率军营救过公公、婆婆、还有祖婆婆等人,作战经验越发成熟。”
“后来,更是在与辽军的决战中。”
“辅助丈夫杨宗保大破辽军萧天佐的天门阵,痛歼辽国的萧太后亲率的辽军主力。”
“此后辽军再也不敢南侵,辽宋边境再无大战事。”
“杨宗保在前线与西夏作战时,不慎中计被困于谷中。”
“由于朝廷无良将导致无法及时救援,只能招募新兵。”
“穆桂英闻此事后,为解丈夫之危,自愿请兵出征救援。”
“于是,佘太君入朝上奏穆桂英所请。”
“皇帝听闻既为穆桂英的重情重义所感动,又想到穆桂英作战的英勇及所立的众多战功,便欣然答应了佘太君的奏请。”
“穆桂英与杨门女将各执兵器,亲率兵马,浩浩荡荡飞快赶往前线救援。”
“到达战场后,穆桂英先率军一万与敌军作战。”
“并于战中一箭射中敌将,大扬宋军军威。”
“后来,穆桂英又率军破阵时一飞刀杀落敌将,大乱敌军军心。”
“穆桂英趁敌军军心混乱之时大举进攻,全歼辽军,大胜还营。”
“穆桂英战前细致研讨对敌之策,作战之时一举攻入谷中,与杨宗保合兵一处。”
“杀得西夏军溃不成军,夺得牛马辎重不计其数。”
“穆桂英英勇救夫并助杨宗保大破西夏后,班师还朝。”
“世人皆赞其英勇忠义,称其为巾帼英雄。”
赛金花:穆桂英是一个传奇的女英雄,她一生中的事迹激励了无数后人。
穆桂英生于武家,自小便展露过人的勇敢与智慧。
她的父亲是穆柯寨的寨主,教导她习武弓马。
穆桂英练就了一身远近俱佳的武艺,尤其钟爱使用神箭飞刀。
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注定不会被困在深闺之中。
长大后的穆桂英嫁给了杨宗保,加入了杨家这个为国捐躯的家族。
起初两人因门第及性格不同,关系并不顺利。
杨宗保视穆桂英为一个粗俗的野女,而穆桂英也对他这个丈夫嗤之以鼻。
然而朝夕的相处让两人找到了互补之处,渐生情投意合,终成眷属。
北宋初年,辽军来犯。
穆桂英第一个站出来领军,杨家上下都不看好这个还未生育的女子统领大军。
但穆桂英在和杨家老将的比武中取胜,终于确立了她的地位。
她用出色的战略头脑破解了辽军的天门阵,率领杨家女将大败辽军,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次胜利,使她赢得了军心和人心。
不久后,西夏叛乱。
穆桂英再次挺身而出,带领杨家女将出征讨伐。
这一次,她面临的阻力更大,许多人认为女流之辈不应掌管军务。
但穆桂英不顾众议,带病出征。
在一次次战斗中,她都身先士卒,与叛军搏斗在一线。
终于,在决定性的战役中。
穆桂英亲手射杀了叛军主帅,使叛乱瓦解,但自己也在战争中被万箭穿心。
穆桂英的牺牲更加坚定了杨家女将守卫家国的决心,她们不惧艰难险阻继续战斗。
终于平定了叛乱,完成了穆桂英的遗愿。
穆桂英勇敢善战的形象深深地感染和鼓舞了无数人,她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名臣子对国家的忠诚。
穆桂英的一生是传奇的,她率领杨家女将以弱胜强,以一当十,书写了历史上少有的女性军事英雄篇章。
后人缅怀这位女中豪杰,敬仰穆桂英的气节与胆识。
穆桂英已经成为一代女英雄的代名词,她的故事将世世代代传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