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章 石砫宣抚司 (第2/2页)
别看朝野里那群“正人君子”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给你上纲上线的挑毛病,太监指证功臣“谋反”这等大事,却集体沉默了。无他,公公们是大皇帝的家奴,谁惹得起,谁惹不起,这群“正人君子”们心里明白着呢!
自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的马千乘失算了,因为他不懂得,通行大明的游戏规则其实是“鞋歪便不怕你脚正”!
邱乘云用了激将法:“敢不敢到京师对质”?
马千乘敢。
所以他死了。
得知首领要被解送京师消息的乡民、白杆兵们持械把邱乘云和一众爪牙围了!这时候,马千乘有N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上策:想办法将邱乘云暗地里弄死,报一个死于盗贼,顺便以给邱公公报仇的名义把平时看不顺眼的哪个仇家干掉,马家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中策:当场格杀,拥兵自重,上书自辩。面子上下得去的前提下,一条太监的命跟再冒险来一次播州之乱,孰轻孰重大皇帝分得清。最多是象征性地处罚一下——为了“安抚”以免“生变”,这个处罚既不会太重,过阵子也会撤销。
下策:置之不理。反正强龙难压地头蛇,你奈我何?
然而马千乘采取了下下策:亲自驱散了部下,慨然上了囚车。
一去三年。
在诏狱里的三年。
从入狱的那一天一直到死,都没人问过一句话的三年。
最后死在诏狱,死得不明不白。当然,这些是后话。
话说孙杰,面对固若金汤的保宁府,想起了入川路上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石砫宣抚司——彼时马千乘还没下狱,孙杰溯江而上途径忠州(今忠县)时,曾经慕名拜访过自己。而孙杰也久闻白杆兵的威名,为了对付奢安两家,更是有意结纳。英雄重英雄,一场大酒,二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此时的孙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派了亲卫史二雷向马千乘求助,想借五百白杆兵伺机对南津关发动一场奇袭。以孙杰的想法,偷袭打下南津关,便可以给四川三司施压,要求人员和粮草的征调,再强渡嘉陵江,发动对保宁府的强攻。
没想到,马千乘竟亲自来了。还带了三千五百白杆兵!
孙杰被深深地感动了,见了马千乘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更不善言辞的马千乘大笑着拍了拍孙杰的肩膀,撂下一句话:“既然是兄弟,这两个字哪里只能口里说说而已?带哥哥去看看贼情吧。”
这几日李松去了保宁府,守关的是吴大壮。只带了几名亲卫的孙杰领着马千乘众人来到南津关一箭之地,吴大壮见来者既没有披甲(这支白杆兵装备的是藤牌和藤甲),更没推什么攻城器械,便没往心里去。没想到刚刚放下心,耳中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梆子声,随即那群家伙便不要命似的一股脑冲了过来!
连个梯子都没有,你们怎么爬墙啊,难道都是猴子么?完全没醒过味儿来的吴大壮目瞪口呆中,当先的白杆兵已经奔到城下,借着冲力直接蹬着笔直的关墙向上冲了四五步,接着“啪、啪”的一连串声响,几十只长枪便搭上了半截高的关墙。矛钩贴着墙砖发出刺耳的刮擦声,随后又是“咔、咔”的一阵响,大多数矛钩都死死地钩住了滑落路径上的砖缝,吴大壮忍不住想探头向下看个究竟,手刚刚扶上墙垛,一支羽箭便擦着鼻尖几乎贴着面门飞向天际!
从没见过这种打法的吴大壮这才反应过来,大吼着命令弓箭手集中,可惜,已经晚了!这段两丈来宽的城墙下飞来越来越多的羽箭,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吴大壮所能集中的全部弓兵。吴大壮只有两百多名弓箭手,而且这些射手要兼顾整个南津关——守关的主力是协防的百姓,他们负责投石。但没见到攻城器械,吴大壮便没下令百姓们上墙!
其实,即便百姓们全部上墙,战局也不会有丝毫改变:百姓们当然不可能披甲,三千五百名白杆兵里,五百人是负责爬墙的先头部队,其他人跑至半途便纷纷摘下背上的弓箭向这一段墙头射击!这种角度和箭雨的密度下,只要接近墙垛,任何人都会在瞬间变成刺猬!
墙上的守军都像吴大壮一样傻在当场,转眼间,这段墙垛间便冒出几支奇怪的带倒钩的矛尖,漫无目标的对周围乱捅一气,随后便有几个野人样的家伙蹿上来,嘴里喊着完全听不懂的蛮话,呀呀叫着,结成了一个小小的枪阵!
完了!这是大白天遇到山鬼了啊!吴大壮心胆俱裂地想着。转身刚刚跑出几步,感觉被一股大力一推,低头望去,自己的胸前透出寸许长的一截矛尖。
“这种武器太厉害了,矛头后面的倒钩既能钩住城墙,还能阻止枪头贯穿人体后拔不出来……”大量分泌的肾上腺素让吴大壮没感到疼痛,这竟是他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相传,秦良玉自小喜欢兵法,陪嫁的嫁妆里竟有十几卷兵书。白杆兵是石砫马家的部队,秦良玉后来做了改良,不仅制定了各种梆子讯号的命令,后期更给白杆兵配备了大量火器。有关白杆兵的传奇,我们将在本书第三部《天问》里有更多的描写。
顺便一说,明朝男人平均身高一米六左右,而秦良玉——根据其战甲推算,身高为一米八六!当然,只是一说,信不信由您,嘿嘿。
【欢迎转发,多谢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