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江南新秀 (第1/2页)
其实,卢植在朝中的声望,以及他在士人中的名望,吕布不是不知道。
吕布虽然是边郡中人,但他并不是纯纯的傻子,他也知道成就功业,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但对吕布来说,有些东西并不是他能拥有的,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是遥不可及的。
跟随董卓这么多年,吕布也算是看到透彻了……董卓从一开始进入京城,向望族阀阅以及天下士人示好,但不论他如何示好,大汉朝中书之人依旧无法接纳他。
最终双方撕破面皮,你干我我干你,闹到了现在的这个不死不休之局。
董卓尚且不能得到士族的好感,吕布并不觉得自己能比董卓强到哪里去。
吕布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这样的边郡武夫,若是想要出位成就一番功业,似乎也只能去走董卓走过的路。
与士族群体太过客气,热脸贴着冷屁股,不但得不到任何的利益,最终还会被对方算计利用,恐怕连个善终的结局也得不到。
在京城中待了这么多年,吕布见识的东西多了,心思也活份了,野心也增长了……
他不想再以一个边郡武人的身份碌碌无为的渡过这一生。
他想让他的子孙后代也能够登堂入室,成就功业,成为被后世瞻仰称颂的人物。
吕布现在想要改变命运的心理极为迫切。
而科举这件事,似乎也让吕布看到了天下晋升仕途被打破的希望。
是的,吕布也从这里面看到了希望!
虽然他的子孙后代想要读书走仕途的希望依旧渺茫,但是科举的问世,让吕布看到了这个天下的晋升渠道已经开始逐渐的放宽!
在科举没有问世之前,家族背景不符合条件的人,他就是当不了官的!
人与人的差别,比人与猪的差别还要巨大!
但是随着科举的问世,一切仿佛都不一样了!
吕布看到了希望,虽然目前这些事和边郡武人的关系不大,但是矗立在入仕通道上的壁垒高墙,正在被一点一点的开凿着。
一旦科举被普及认可了,谁敢保证若干年之后,朝廷对边郡武人不会有一个新的态度?
吕布心中很高兴!
这一次协助董卓在司州落实科举制度,要功劳为其一。
其二,若是科举真的能够落实,那对于吕布这样出身的人,无异于也是看到了希望。
只是没有想到,这些酸儒实在是太可气了!
这些该死的太学生,为了他们的一己私欲,竟然集结起来闹事!
放着大好的科举制度不去执行,反倒是要嚷着吵着要恢复旧制,这不是闹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有这个卢植,叽叽歪歪的跟自己一通说,说到底还不是跟那些太学生们穿一条裤子!
这个不让打,那个不让杀的……
不打不杀,怎么可能起到威慑的作用?难道还要跟他们喝酒不成?
这个卢植是真碍事!
还是暂时将其囚禁,待自己将雒阳的事办妥之后,再将他放出来就是了。
……
卢植被魏越押解了下去后,被软禁在荥阳的驿馆之内。
其余的三名太守,还有牛辅都替卢植说情。
“奉先,有些事不可做得太过,卢植的名望极高,司州之地乃是豪富与望族云集之所,天子昔日迁都长安,特意将雒阳交给卢植打理,就是因为卢子干海内人望,雒阳当地的望族贵人冲着他的声名,不敢过于造次,如今你将卢植捉了,我怕会引起事端。”
牛辅今日也是难得的清醒了一次,从旁劝谏吕布。
吕布却道:“我又不曾虐待他,只是让他暂时居于荥阳不要碍事,回头牛方伯好吃好喝的招待卢子干,让他好好的休养一段时间,就当是告假了,如此又能引起什么事端?难道吕某人好生招待他还招待出错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弘农太守令狐邵站了出来。
在司州所有的太守刺史中,包括郡丞等主要干吏,董卓基本都委任的是自己凉州的嫡系亲信,唯有弘农太守令狐邵乃是并州太原人。
按道理来说,此人也是吕布同州同乡。
不过令狐邵的出身与吕布却相差甚多,令狐邵乃是太原名族出身,其父当年乃是乌丸校尉,亦是两千石之门,与皇甫嵩的家族发展颇为类似。
只不过令狐家相比皇甫一族名声差的太多。
但即使如此,在正常情况下,令狐邵也不是吕布这样阶层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