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万历佑明 > 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士子,应诏去大西南大西北

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士子,应诏去大西南大西北

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士子,应诏去大西南大西北 (第1/2页)

“真的?”
  
  侯氏这时高兴地忙站起身来,还立即接过了沈懋孝手里的钱,问道:“这么说,麟儿可以继续进学了?”
  
  沈懋孝“嗯”了一声。
  
  “没想到,你这书呆子有一天也能找到这么好的活。”
  
  “只是这抄书能抄多久?”
  
  侯氏说着就问起沈懋孝来。
  
  沈懋孝说道:“你放心吧,要抄好些年!他们说,抄完这些书,最少都得十年。”
  
  侯氏听后倍感惊愕,道:“要这么久啊!”
  
  侯氏接着又眉开眼笑道:“不过,真要这么久也是好事!这就是说,你这活能干十年,十年之后,麟儿早就从矿业学堂毕业,能去矿场当技术员了。”
  
  沈懋孝只微微一笑,没有多言。
  
  “我就说,朝廷不会不管我们死活的!”
  
  “蒸汽机纺纱出现后,我就只能闲着。”
  
  “因为继续纺纱就只能亏,还倒贴钱出去,这样的话,根本没法过,而伱又不愿去下苦力,觉得白读了那么多年书,还怨着朝廷不该这么推广奇技淫巧,而使天下寒士无果腹之食。”
  
  “结果,转眼朝廷就给了你这样的大活,还明显就是给你这样的人专门准备的。”
  
  “你现在,总该不怨朝廷了吧?”
  
  侯氏说后就问起沈懋孝来。
  
  沈懋孝笑道:“不怨了!”
  
  “如今看来,只能说明,天子雄才大略,是我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蒸汽纺纱虽然让你不能再靠纺纱挣钱养家,但能让天下财富剧增,朝廷进而也有更强的财力来兴文教,使我这样久不登第的寒士,也能有个自己适合且收入不错的活计。”
  
  朱翊钧招募大量文人抄书校书,的确解决了许多如沈懋孝这样的文人家庭的收入问题。
  
  像沈懋孝这样的例子也不只一起。
  
  而也因此,江南地区对朝廷各项改革的怨气大减。
  
  “汤显祖因作品《还魂记》获皇明文学奖,赏银元三万两!”
  
  “程大位因作品《算学统宗》获皇明算学奖,赏银元三万两!”
  
  “王圻因作品……”
  
  与此同时。
  
  因为进献图书使朱翊钧知道了许多来自于民间的大作后,朱翊钧也如圣旨承诺的那样,对一些所著成果颇为卓越的作者予以了厚赏。
  
  奉旨来南都领赏的汤显祖、程大位、王圻等人,很快就领到了锃亮的大量银元,与写着奖掖原由的圣旨和奖章,还拿到了御赐的冠带。
  
  而这一幕,也让许多文人士大夫看得更加眼热。
  
  许多有追求的文人士大夫,开始放弃在烟花柳巷抛洒精血,转而开始在书斋枯坐,认真写起书或画起画来。
  
  毕竟受皇帝赏赐可不仅仅是得笔丰厚的赏银那么简单,里面的政治收获已足以让人眼馋。
  
  同军功章能让一个武人更愿意卖命一样。
  
  朱翊钧在文化知识成就上给予文人的荣耀,也能让一些文人更有动力为之付出心血的。
  
  这一天,苏州长洲。
  
  冯家宅院内。
  
  生员冯梦桂刚与自己弟弟冯梦龙一起抄完书回来,就见冯梦龙又坐在了书案上,奋笔疾书,便问道:“才抄了一天的书,也不歇歇。”
  
  “歇什么,弟还要写书呢。”
  
  冯梦龙笑着回了一句。
  
  “汤临川写个《还魂记》都能得圣上恩赏,我也能!”
  
  “何况,我也已经收集了许多民间传奇,正等着编写成书呢。”
  
  “现在我先写好,没准将来也能有机会被收进大典里,或者进各大图书馆,还能让你我兄弟多抄一段时间的书,多靠抄书挣得一些钱。”
  
  随后。
  
  冯梦龙就又说了几句,言语间明显也有想通过文学创作而被皇帝注意到的意思。
  
  冯梦桂听后没有阻止,只是笑了笑,道:
  
  “仔细把眼睛熬坏了。”
  
  江南文人多。
  
  能做官的江南文人在庞大的江南文人基数面前,算是少数。
  
  而通过中进士做官的,更是凤毛麟角。
  
  大部分江南文人只能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乃至没有职业,成为游手好闲的生员。
  
  没错。
  
  江南有一大神奇现象,那便是,很多游手好闲之徒不是没有文化的人,反而是生员举人这些有文化的士子。
  
  历史上的大儒顾炎武就因此把生员和胥吏、乡绅并列为三大害,言他们是天下游手好闲、造谣生事的主力军,有过分的还到处耍流氓,而又因为是有文化的流氓,所以让官府也颇为头疼,很多时候也管不了,且破坏力更大。
  
  现在,朱翊钧振兴文教事业,也算是通过解决大量文化人就业的问题,减少游手好闲的江南文人数量。
  
  “这还不够,让他们忙起来创造的价值还不算大,得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游赏苏州的朱翊钧,这一天站在苏州虎丘塔旁,看着远处一庭院内,正认真抄书的江南文人们,对申时行、李成梁、王锡爵等说了起来。
  
  王锡爵看向朱翊钧:“陛下说的是,只是抄书,对于一些胸有锦绣的才子而言,是有些屈才,国家养士,也非只是让其能够抄抄书。”
  
  “江南文人泛滥,可云贵川、陕甘与辽东这些地方又很缺文人。”
  
  “朕闻云贵川许多县,连朝廷规定名额的生员数都凑不齐?”
  
  朱翊钧这时说起文教水平不均衡的事来。
  
  礼部尚书沈一贯忙道:“陛下说的是,西南西北许多地方,读书的人本就少,然后这少数几个读书人往往就很容易中生员中孝廉,接着就基本上去做官了。”
  
  “他们本就出自于贫瘠之地,所以也不挑做官的地方好坏,也就很愿意早早的在中进士前就报名去关外或者海外做官。”
  
  “只是这样一来,西南西北许多地方,能留在家乡教书的读书人就少,然后外地的读书人又不愿意主动报名去那里做教谕教授。”
  
  “于是,除了几个当地乡宦人家自己教子女读书,往往没有多少人家有机会让自己子女读书,当地县学府学也就凑不齐生员。”
  
  “得鼓励江南的文人去大西南大西北!”
  
  “改土归流,不是说把土司消灭,派流官去就行了,当地的人王化程度不提升上来,迟早还是会产生新的土酋。”
  
  朱翊钧随后就道:“这样,你们回头议一下,提出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凡是去西南西北任教职的乃至定居的,都可以在俸禄上加领特殊津贴,且明确两年或者三年后都会无条件调回到富庶大县任正官,优秀的可以赐进士出身,升迁优先级只低于去海外任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