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旌旗漫卷诸侯落 (第2/2页)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立刻逃命!
曹操和袁绍不再犹豫,直接互相抱拳道:“诸位,就此别过,若是能逃得此难,再有相聚之日,定然把酒言欢!”
这些人都没想着一起逃毕竟一起逃的目标实在是太大了,万一张角直接追上来,那全都得死,分头走才是最正确的。
只要不碰到张角亲自率领的主力,逃命还是没有问题的,大部分人都能够逃生。
刘备策马狂奔进西域军中,大声道:“君侯,大势已去,先行撤退吧,西域铁骑是大汉振兴的根本所在啊!
枉死在在没有翻盘希望的乱军之中,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虽然现在兵败,但是天下之间还有忠臣,关东还有诸侯,西域还在您的手中,凉州董卓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并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天下大半都还在汉室手中。
我们还有希望!”
刘备是会画饼的,不过洛空在见到全线突然崩溃的那一幕时,本就准备撤退了,到了这个时候,大汉忠臣到底还有多少,真的要画上一个重重的问号。
刘备口中的董卓,从先前的举动中就能看出,那可不是一个纯臣,他会愿意为了汉室去拼命吗?
洛空很是怀疑!
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在这里,大汉的社稷真的就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了。
等兄长进洛阳把那个正事不做的狗皇帝杀死,就拥立新君吧,洛空这样想着,前往洛阳把皇太子以及其他的皇子带上。
“玄德,你要往哪里去?
我要回洛阳去把皇太子以及其余皇子带去长安,只要守住崤函之固,就还有机会。”
刘备一听,这是要和张角继续刚正面啊,那可是正统的继承人,真的有机会带到长安去吗?
“君侯,备准备回幽州去召集儿郎,前往洛阳可一定要小心啊,实在不行就返回西域,西域尚且有二王在。”
刘备将自己的顾虑说出,算是劝洛空实在是不行就放弃现在皇帝这一脉,他当然不是说西域的二王可以做皇帝,而是隐晦的告诉洛空,这天下的汉室宗亲还多的很,不一样非要死磕现在的皇子。
洛空当然知道刘备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正是这乱世的局面,才越要选择一个无可争议的继承人来继承皇帝位,以免先引起帝位之争。
两人话中都已经默认现在的皇帝要死了,洛空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就此别过,玄德,等你回到了幽州,若是我真能重建汉廷,当初答应你的两千石太守一定会赐给你的。
我等一起振作吧,正如你当日所说的,事在人为,先汉亡了有后汉,后汉倾颓之日,焉知就不能再次振作?”
说罢几人分别,刘备和公孙瓒带着白马等从乱军之中突围。
刘备回想着这一段时间,突然有些莫名的感觉,若不是这一场勤王之役,自己怎么可能和这么多的大人物搭上关系呢?
曾经的自己纵然在公孙瓒面前,也只能当小弟。
但是短短时间之内曹操这种从先汉传下来的贵族子弟和自己为友,袁绍这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累世豪门对自己善意相待,甚至就连骁骑将军无双侯这样的两百年的顶级勋贵都对自己很是欣赏。
刘备现在深刻的明白了什么叫做乱世出英雄,在这种纷乱的世道之中,曾经的家世、官职、阶级都被大大的削弱。
嫡系不一定能压得住庶支,洛阳豪门不一样压得住边郡世家,士族不一定比寒门更有优势。
这就是乱世!
只有真正的英雄豪杰才能够在这其中脱颖而出,我会是其中的一员吗?
刘备不知道,但是他又突然想起了自己年幼时所说过的话,我当乘此华盖!
勤王诸侯反应快的比如刘备,早就四散奔逃,甚至还让袁绍曹操等人一起走,反应慢的还在原地等着,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皇甫嵩是想要带着残兵逃走的,他和洛空的想法大致相同,不过他是想要带着皇帝以及朝廷的公卿走,逃到长安,只要守住崤函天险,有八百里秦川在,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一场大战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还没有大战,朝廷就直接失去了荥阳周围的重镇和关隘,导致无险可守,只能被迫正面决战。
但是皇甫嵩感觉张角不会给他机会,因为张角直接率领着精锐骑兵往他这个方向冲了过来,所有人都可以逃,只有自己这个主帅,同时是朝廷军队的领袖,张角是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那些勤王诸侯见到张角径直往这一处来,基本上都猜到了张角的目的,于是瞬间作鸟兽般散开,将死道友不死贫道发挥到了极致。
自己之后能不能逃走不知道,但是只要让皇甫嵩拖延一点时间,生还的几率总是会大一点。
从洛霄开始冲阵破阵以来,就从来没感觉过这么轻松的冲阵,轻松到洛霄都感觉这是诱敌深入,下一刻就有埋伏的军马将自己后路一截,然后关门打狗,将自己斩落马下。
但当太平军冲破了那重重甲兵的防护,当皇甫嵩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当洛霄将手中的马槊向前一刺,皇甫嵩试图挣扎,但是根本没用,鲜艳的血从皇甫嵩的胸膛之中喷出。
原来人心一散,是这么的不堪一击!
洛霄重重地抽出一把刀,将大纛砍断,战场之上到处都是丢盔弃甲逃跑的身影。
洛霄懒得再去策马追击,他骑在高高的马上,伸手将那张特制的大弓取下,然后将箭矢搭在上面。
“来让上天决定你们的生死吧!”
那些奔走的诸侯,洛霄给他们一人一箭,是生是死,都在一箭之中!
————
余观角洛阳之役,颇类项王邯郸之役,项王一战亡秦,角亦一战尽歼汉廷主力,何以项王为天子,而角为逆,盖秦末得天下者,汉高也,汉末得天下者,汉诸侯也!——《史鉴·后汉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