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起兵复辟 (二合一) (第2/2页)
伴随着约定时间的到来,潜藏在南宫外面的宁阳侯陈懋,率领着蒙古家丁朝着南宫直扑过来。此时值守在宫门面前的禁军们,见到大批兵马朝着自己冲过来,完全是一种懵圈的状态。
直到看清楚为首的宁阳侯陈懋相貌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即将要发生什么,只是依旧呆呆站在原地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本侯是前来迎接太上皇入宫复辟,念在尔等皆为军中袍泽的份上,放下武器打开宫门可免除罪责!”
宁阳侯陈懋的话语,让宫门前十几个值守禁卫面面向觎,他们万万没想到宫变这种事情,会让自己这个小兵给碰上,更不知道现在局势走向到底如何。
可是宁阳侯陈懋没功夫在这跟值守禁军耗着,见到对方没有动作,直接拔出腰间佩剑呵斥道:“再不打开宫门恭迎太上皇,当斩之!”
数十年征战沙场的威势,根本不是寻常宫中禁军能抗衡的,瞬间这十几人便齐刷刷放下兵器,然后打开了身后那扇南宫紧闭的宫门。
此时门口朱祁镇威严无比的站在那里,更为离谱的是他的身后还站着数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这就是为什么沉忆辰早朝路上遇到赵鸿杰,对方丝毫没有提及南宫有变的原因。
锦衣卫放在南宫的眼线,要么被太上皇朱祁镇给拔除,要么就是被收服!
“臣宁阳侯陈懋,恭迎陛下回宫!”
这次陈懋没有再用上皇的称呼,而是用了皇帝专属的“陛下”二字。伴随着他的跪下拜见,身后蒙古鞑官们同样齐刷刷的跪倒一片,连带着值守南宫的十几名禁军,也向朱祁镇选择了臣服。
望着眼前跪倒一片的士卒,明英宗朱祁镇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统治感,这才是皇帝应该有的权威跟尊卑,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阶下囚!
南宫的异变还未传递到紫禁城奉天殿这边,沉忆辰嘱托完卞和拿着兵部侍郎牙牌作为信物,前往京郊大营调兵之后,又急匆匆的返回宫内继续上早朝。
等到沉忆辰来到奉天殿的时候,满朝文武已经参拜完毕,准备开始启奏议政。这时候身居高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内阁大臣可以站在皇帝左手前排位置,意味着沉忆辰要当着众人面,穿过一众官员来到自己的站位,想要不引人注目都难。
看到沉忆辰居然迟到了,景泰帝朱祁玉脸上有些意外,不过语气依旧平澹问道:“沉卿,早朝为何迟到?”
“臣遗落东西在了府中,于是回头命人去取错过了早朝时间,还请陛下恕罪。”
“原来如此,那便罚俸一月吧。”
朱祁玉很云澹风轻的做出处罚,原因在于历朝历代对于早朝迟到并不罕见,特别是明朝的早朝时间离谱,往往凌晨三四点官员就得起床赶往紫禁城。
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反人类的早朝时间跟频率,无论官员还是皇帝都难以接受,干脆上朝时间就越来越少,直至几个奇葩皇帝上位之后,几十年没上几次朝的事情都发生过。
“谢陛下。”
沉忆辰叩谢皇帝之后,就站在左侧阁臣的位置。
朝会商议八件政事的规矩,从正统朝延续到了景泰朝,前面基本上是关于各地民生的奏章。比如北方赈灾效果,春耕有没有拖延,还有就是河道得提前修缮,防止春夏交际暴雨来临后出现洪涝灾害。
关于河道修缮这件事情上,漕运总兵官还特地上疏提及了工部侍郎徐有贞,说他上任之后趁着冬季枯水期,在去年末寒冷跟粮荒的双重困难下,依旧完成了对于数百里河堤的疏浚跟加固。
这等实干能臣,请求朝廷予以嘉奖!
这封奏章出来,让奉天殿的很多人脸上神情有些不自然,要知道徐有贞改名之前在京师官场,那就是一个任人耻笑的对象,皆把他视为懦夫跟贪利小人。
后来能担任工部侍郎,完全是沉忆辰凭借一己之力说服大九卿通过廷推,没人会真的把一个满嘴说着天象玄学的家伙当回事。
结果万万没想到,徐有贞在治水上面还真发挥了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莫非沉忆辰除了本身的治世只能,还有识人之明?
对于漕运总兵官的这封奏章,景泰帝朱祁玉显得很高兴,毕竟这是即位大半年来面对各种天灾人祸,目前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之一。
于是乎大手一挥,命人拟旨夸赞工部侍郎徐有贞,还嘉奖了纹银五十两,绸缎两匹。
不过接下来引发的争议,又陷入了以往朝会的喧嚣节奏中,那便是沉忆辰跟户部尚书金廉,共同上疏开海禁、设海关、收海税的奏章。
开海禁一事之所以在明朝出现反复拉扯难以通过,直至明穆宗时期才不得不顺势而为隆庆开关,除了倭寇袭扰跟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两条外,最大的阻力还是来源于江南地主官绅利益集团。
原因在于禁海这东西,只能禁止最为底层讨生活的平民,最多加个中产商人阶层,上层的官绅阶层有一万种方法绕过去走私,其中就包括沉忆辰自己。
一旦开了海禁收税,那么沿海地主乡绅集团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更别说明朝目前正在成长中的“百万漕工”利益集团,他们同样会反对河运转海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土木堡之变阵亡了一大批中上层勋戚大臣,让包括陈循、于谦、石亨等人在内的新兴势力上位,他们并没有把势力范围快速扩展到走私或者漕运利益上,更多还处于土地兼并的阶段。
这也就是为什么,沉忆辰与户部尚书金廉两人,能说服阁部大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破不立,只有旧的官绅集团覆灭,才会迎来朝政的新势力,否则这种提案放在“三杨”时期,连被拿出来讨论的资格都没有。
但哪怕就是这样,依旧有着一群来自于江浙跟北直隶地区的官员反对,他们家族势力或多或少吃着走私这碗饭,受到设海关收税影响最大的群体。
如果不是沉忆辰曾经出镇山东跟提督福建,这两地出身官员见识过他的雷霆手段,恐怕朝廷反对声音还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