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汉学热潮 (第1/2页)
梁耀个人的成功在美利坚掀起了一股汉学热。
越来越多的美利坚人对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
很多华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专门开办了汉语语言班,以教授汉语为生。
此前在纽约无人问津,尘封已久的中国典籍以及其各类译本现在变得很受欢迎。
在众多中国历史典籍中,销量排行第三的是《中华帝国六经》。
所谓《中华帝国六经》就是传统的四书加上《孝经》和《小学》。
不过《中华帝国六经》在售的老译本并不是英文译本。
而是1711年,由比利时耶稣会士卫方济在布拉格进行首次出版的《中华帝国六经》的翻印版本以及1784年法国人普吕凯的转译成法语的法语版本。
虽然法语版本的《中华帝国六经》是根据拉丁语版进行转译的版本,质量稍低,但法语版的《中华帝国六经》销量却要比拉丁语版本的好得多。
在美利坚,懂法语的人还是要比懂拉丁语的人要多一些。
销量排行前二的典籍则是《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
不同于《中华帝国六经》,《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有质量很高的英文译本,译者是布朗牧师和容闳。
《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首版的3万本很快就销售一空,不得不进行再版。
无论是美利坚的政治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都非常喜欢《三十六计》,他们惊讶于中国人的睿智,居然在一两千年前,中国人就能写出如此智慧的书籍。
《孙子兵法》则在军界要更受欢迎一些。
梁耀组织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完成中学的课程后,现在大都已经进入了美利坚的高等学府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这一批留学生要比容闳幸运得多。
作为耶鲁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进入耶鲁大学的时候孤身一人,形单影只。
除了要克服异乡求学的孤独之外,他还要克服种族歧视。
虽然后来随着加州的崛起,梁耀成为美利坚历史上首位华人州议长,首位华人上校,首位华人将军。华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
加上容闳本人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白人同学们刮目相看,获得了他们的尊重,这些歧视和偏见也不复存在。
但是在1850年刚刚进入耶鲁大学求学时的辛酸,只有他自己懂。
这一批留学生要比容闳幸运得多。
他们不是孤身一人,而且等到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有容闳为他们铺路,有加州为他们撑腰,种族歧视已经没有了。
汉学热潮的兴起让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大学赢麻了,当然,其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接受了其中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现在美利坚的各大院校开始争先恐后地开设汉语言以及汉学课程,耶鲁大学显然在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耶鲁大学甚至已经开始组织中国留学生将一些经典的中国典籍翻译成英语。
如果不是这些成绩优异留学生早已经和梁耀签订了委培协议,毕业之后必须为美洲集团服务十年,耶鲁大学甚至考虑等到这批学生毕业之后,留下其中的佼佼者任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