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迈索尔之虎 (第1/2页)
从本地治理到迈索尔三百多公里的路途,邓飞他们又是骑马、又是骑大象的走了二十几天才到。之所以走的这么慢,是因为南亚次大陆长达五个月的雨季开始了。
随行的法国少校杜洛瓦在路上向邓飞抱怨,说南印度这里根本就没有秋季,干旱的夏天和冬天的分界线就是雨季。一到这个时候,什么都发霉,空气潮湿的让人实在受不了。
别看下雨,可天气依旧湿热,蚊虫极多。好在随队的军医早有准备,带了满满一大包清凉油,又严禁饮用生水,再加上及时的抗疟剂药物治疗,这才避免了疟疾传染。
法国人和泰米尔土著对小小铁皮盒中那种散发着刺鼻味道的黄色膏状物赞叹不已,因为它们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能止痒解痛。清凉提神,以至于随行的法国医生将其称为“赛里斯魔药”。
随行的贸易部人员感到这是巨大的商机,干脆向每个法国人和泰米尔军官都发了两盒清凉油,就当是打免费广告了。
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北海镇的清凉油和风油精便在贸易部的大力推广下风靡了整个东南亚,成为了仅次于茶叶、瓷器和丝绸的出口产品,而巴城那里由于各种原材料都极为丰富,也逐渐成了清凉油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虽然预料到自己抵达迈索尔城后会受到欢迎,可当邓飞一行人看到对方摆出的欢迎阵势,还是被吓了一跳。
尼玛!那位蒂普苏丹居然用五百枚火箭弹当礼炮,将细雨绵绵的迈索尔城上空炸的蓝光频现,闷雷大作,简直比过年还热闹。邓飞心说不愧是苏丹,真是又豪又横,连放礼炮都这么与众不同。
话说虽然中国人是将火箭应用于军事的老祖宗,可从十七世纪明朝灭亡以后,像什么“一窝蜂”、“架火战车”、“神火飞鸦”、“火龙出水”、“明火飞箭”这些名字吊炸天的火箭武器都退出了历史舞台,火炮和火绳枪成了战场的主宰。
可眼下,全世界能将火箭弹大规模应用于战争的要属迈索尔苏丹国,独此一家!而英国人在几十年后发明的“康格里夫火箭”正是脱胎于此!
从1750年代开始,迈索尔军队便开始装备了火箭弹,并建立了一支正规的“火箭部队”,人数大约在一千二百人,到了蒂普苏丹继位后,更是扩充到了五千人。在第二次英迈战争(1780-1784)期间,还是王子的蒂普和他的父亲海德尔阿里苏丹便将其投入战场,与英军作战。
在1780年的“波利勒战役”中,迈索尔军队的一枚火箭弹击中了英军的弹药库,由此导致英军战败。到了第三次英迈战争,火箭部队在“塞林加帕坦战役”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搞的英国人头大无比。
听着挺带劲的是吧?其实就是超大号的窜天猴!
明代中国其实就有类似的火箭,比如在万历年间朝鲜之役中,明军就曾使用了“毒火飞箭”和“明火飞箭”攻城,结构都差不多;只不过前者是放毒烟的,后者是放火的。
十八世纪的欧洲也有火箭应用于战场,但跟明代的一样,都是采用纸质结构,也是用来攻城放火。而迈索尔王国的火箭则前进了一步,人家是用手工捶制的金属圆筒来装推进火药和爆炸药。
这种火箭弹是以6~9米长的竹竿为导杆,在铁筒的前段绑有铁制的矛尖或是钢刀片,依靠冲击力杀伤敌人;平均射程一公里,最大射程可达两公里!
当然了,这玩意飞行轨迹肯定是不稳定,必须大批量发射才能减少误差;然而也正是由于不稳定,才导致顶部的刀片会像飞镰一样旋转,对经过路径上的敌军予以可怕的杀伤,打骑兵特别有效。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箭弹是不装刀片的,而是通过火药爆炸的方式杀伤敌人。虽说捶打的金属筒做工很粗糙,薄厚不一,可由此带来更大的内部压力,能使火箭产生更大的射流推力,最终导致其爆破强度比纸质结构更大,连带着竹竿被炸飞的碎屑,使得杀伤力更高。
不过火箭部队再牛,迈索尔还是打不过英国人和马拉塔、海德拉巴组成的联军。要知道雨季一来,火箭的杀伤力就会受到严重削弱,再有斗志也白搭。
在邓飞他们抵达前,苏丹已经收到了勒克莱尔总督的信,看过之后不由大为振奋。对这位四十一岁的统治者而言,只要是站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立面的,无论是谁,都是朋友!
邓飞他们一行进城后在驿馆里休息了一天,随后便在杜洛瓦少校的引领下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迈索尔之虎”。
据说这位苏丹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和一位法国朋友在森林里打猎,结果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首先扑向法国人并咬死了他,等转头扑向蒂普时,他连火枪都没用,仅凭一把匕首就杀死了老虎。从此之后,他便赢得了“迈索尔之虎”的称号。
因为痛恨英国人,他甚至让法国工程师为他造了一架“老虎咬英国人”外观的机械风琴,演奏时木偶的手还能动,该装置被称为“Tipu'sTiger”。在另一时空里,这玩意后来成了英国人的战利品,被放进了伦敦的V&A博物馆。
哦,对了,在儒勒凡尔纳的作品里,那位著名的尼莫船长就是蒂普苏丹的侄子。
刚经历了一场失败,并且割地又赔款的蒂普苏丹显得有些憔悴,他的个头比邓飞略微矮一点,目测在1.76米的样子。或许是因为头上长年压着装满黄金钻石的帽子,导致他的脖子很短,不过肩膀很是宽大。
虽说苏丹的法语很流利,不过双方还是通过随行的翻译进行着对话。在双方相互问候致意后,苏丹马上问出了他最为迫切的问题:“邓将军,北海镇能给我带来什么?”
这位苏丹其实是见过中国人的。大约在十二年前,某位来自广东的商人觐见,那人穿着一身官袍,还说自己是什么清朝的大使,并送给他一匹丝绸。对带清根本不了解的蒂普苏丹被华丽精美的丝绸迷住了,于是便盛情款待了对方,还回赠了不少礼物。
“苏丹陛下,英国人是不会让贵国有喘息之机的,他们很快还会联合马拉塔人和海得拉巴向您发动进攻。”
蒂普苏丹不由一惊,语气里带了几分急促:“哦?你是从英国人那里听到了什么吗?”
邓飞淡淡道:“苏丹陛下,这是明摆着的事,现在整个印度敢于反抗英国人的王公只有您了。英国人要想掌控全印度,他们必须要消灭迈索尔才行。也正因如此,我和我的同僚们都十分佩服您的反抗行为,也愿意给予援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