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当电灯泡 (第2/2页)
经过了上一次在重庆的遇袭事件,斯令员十分担心徐大龙的安全,特地强调今后徐大龙不得再去果统区执行任务。林雪莹也不想让他去。
徐大龙决定自己今后不再跟果府方面打交道了,从此专心致志地留在马武山军分区里面正常地训练、工作和生活。
这天徐大龙接到了命令,又要出门了。不过这一次不是去果统区,是要去陕北。以前陕北方面多次要求徐大龙过去,都被斯令员和张万和等人以各种借口给拒绝了。这一次斯令员却破天荒地同意了,因为这一次是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亲自点名的,而且明确地告诉徐大龙来陕北只是临时执行任务,完成任务之后,就放他返回山西。
徐大龙也就愉快地接受了这次任务。
重庆办事处负责人是徐大龙最尊敬的上级,准备去拜见他,徐大龙可下了一番功夫准备礼物。
斯令员也是这位上级的老部下,他也想给领导送上一份厚礼。他知道徐大龙会办事,就让徐大龙替他准备礼物,以他的名义去给老上级送过去。
徐大龙这次准备的礼物有20万米金、100根大黄鱼、六部大功率的军用电台、马武山兵工厂生产的军用报话机50部、老刀牌和骆驼牌香烟各十箱、大同产的云冈牌香烟50箱、十辆米国产的自行车,剃须刀、手电筒、打火机等等包了五大箱。
如今马武山军分区的运输机可以通过中条山直飞陕北,十分方便。徐大龙、魏大勇带着一个班的特战队员很快就来到了陕北。
高参谋如今仍然在老上级的部下工作。他奉命前来机场迎接,然后带着徐大龙面见老手长。
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见到了徐大龙,他对于徐大龙这些年来为地下党八路军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徐大龙送来的礼物也表示了感谢,随后就把让他这次来的任务告诉了他。
这一期抗日军郑大学即将毕业,这批学员绝大多数要被派往前线开展游击战争,校方特地邀请徐大龙来为他们上游击战术课。
授课时间为五天,其中三天为理论课,两天进行战术演练。徐大龙全程由高参谋负责陪同。
这天早晨,在招待所里徐大龙吃完了早饭,就等着高参谋过来接自己到抗日军郑大学上课。
结果高参谋人没有来,他打了个电话,说自己现在有点急事儿需要处理,让徐大龙自己先过去,他随后就赶过去。徐大龙向招待所的人打听了一下,地址距离招待所不过1公里,他准备徒步走过去。
随行的特战队员要跟着他一起去进行保护,徐大龙说这里是根据地,十分安全,自己带着警卫人员,别人看到会说闲话的。于是就将特战队员留下,让他们随便到外面转转。
徐大龙漫步走在路上,看到人来人往,有军人,也有普通的百姓,几乎所有的人走路时都是昂首挺胸的,看上去精神焕发,充满了活力。
徐大龙不禁暗自赞叹,这里不愧是被称为地下党最富盛名的根据地,人们的精神面貌就是不一样。
他信步来到一处山坡,就看到了远处著名的河流和宝塔,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塔身上,给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感觉。
徐大龙继续往前走,不久以后就看到一条岔道,他已经打听过了,这里就是通往抗日军郑大学的道路,远远望去,已经可以看到。校园的围墙了。
不久以后就看到在学校的大门口站着很多人,大门前还挂着横幅,还有一支锣鼓队,仿佛要迎接什么人。
徐大龙继续往前走,在距离大门100米左右的地方就看到哨兵在哪里警戒,看到徐大龙走了过来,哨兵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
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小战士,他十分严肃地说道:“这位同志,今天学校里有重要的活动,请您离开。”
徐大龙说道:“重置到学校里。有事情要办。”
哨兵说道:“你有介绍信吗?”这话把徐大龙问住了,他还真没有,因为他的行程是由高参谋全程陪同的,他没有介绍信,也不知道去哪里开。
徐大龙只好说道:“这位同志,我真的有事情要要办。”
哨兵说道:“没有介绍信,我不能放行。你如果有事情要办,明天再来,记住一定要带上介绍信。”
徐大龙看了看手表,看着约定时间就要到了,他要再不去就会迟到,于是说道:“这位同志我是学校里请来上课的。”
哨兵看到他年轻,谁不说的不屑的说道:“这里请你来上课?别说瞎话了。这是什么地方?大学堂。”
徐大龙真的有点儿着急了,说道:“这位同志,我真的是学校里请来上课的,我叫徐大龙,不信你可以去打听一下。”
小战士觉得徐大龙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不过他并没有跟眼前这个年轻人联系起来,他说道:“你是谁也不行,请你赶紧离开。”
这时担任警戒任务的一个排长走了过来,问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小战士说道:“报告排长,这位同志非要到学校里去。他没有介绍信,我让他离开,他不肯,还说自己是学校请来上课的。”
排长看到徐大龙年轻,也有些不太相信学校会请他这样的人来上课。
他耐着性子说道:“这位同志,今天学校里面有重要的活动,你有什么事情要办的话,请明天再来。”
徐大龙无奈地再次说道:“排长同志,我叫徐大龙,真的是学校里请我来讲课的。”
排长很显然也没有将徐大龙跟那个著名的抗日英雄联系起来,神情严肃地说道:“这位同志,你怎么不听劝呢?你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你到底是哪个单位的?我要向你们的上级汇报你不服从纠察的行为。”
徐大龙真是哭笑不得。他说道:“这里离学校不远,不如你派人去问一问,不就清楚了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