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如此专业 (第2/2页)
军统方面是知道的,徐大龙是一个军事指挥员,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使用电台很正常,果府方面也无法干涉。可是他使用电台是公开的,有信号,很容易被锁定。如果有重庆的电台跟他取得联系,也容易被特务机关锁定。
徐大龙虽然不怕,可是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的人却不能被特务发现,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因此徐大龙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跟重庆方面的地下党取得联系。
徐大龙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一早,黑室就打来了电话,说要派人前来接徐大龙。
徐大龙不让他们过来,只让他们告诉了地址,约好了到达的时间,就和魏和尚开着林家的轿车前往黑室。
就在前往黑室的路上,魏和尚在前面开车,徐大龙就把电报发了出去。他打算在重庆期间就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电台联络,运动中的电台很难被锁定。
丁宝航是特战队的班长,奉命在广隆金矿保护楚韵儿。他接到了徐大龙命令,携带了一部电台和几名特战队员来到了重庆,主要的任务就是作为徐大龙的联络员,去寻找地下党的联络小组。
他们是生面孔,不会引人关注,不过他们的行动也很危险,一旦被特务机关发现了他们地下党的身份,就算是徐大龙也保不住他们。
这一点徐大龙事先已经告诉过他们,但是他们仍然忠实地执行了徐大龙的命令,来到重庆执行这项危险的任务。
收到了徐大龙发来的电报之后,丁宝航就去寻找联络小组的接头人,设法跟七人小组取得联系。
话分两头,徐大龙来到了黑室。
警卫们事先已经得到了通知,看到了徐大龙的车牌号,就打开了大门,让他的车进入院子。
徐大龙就看到肖纳已经在办公楼前等候。
他看到除了上次见过面的两个专家之外,还有两个外国人。
徐大龙下车之后,肖纳迎上前来跟他亲切地握手,打招呼。而那两个外国人则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徐大龙。
肖纳说道:“徐大队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布劳恩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密码专家。”
徐大龙上前跟他握了握手,用流利的法语说道:“布劳恩先生,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能跟您见面真是三生有幸。”
听到徐大龙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布劳恩十分惊奇。
他由衷地赞道:“徐先生,我也早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年轻人。想不到你竟然还能够说一口如此流利的法语,真是令人惊叹。”
看到徐大龙用法语跟布劳恩打招呼,肖纳等人眼中也露出了惊诧之色。他们感到吃惊的不仅仅是徐大而会说法语,而且疑惑他是如何知道布劳恩是法国人的。
布劳恩受军统方面的邀请,来到黑室从事破译工作,是军统方面的高度机密,知道的人,除了除了黑室内部的人以外,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他们现在都很怀疑是什么人走漏了风声。
其实这对于徐大龙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关于黑室的记载,在后世是公开的资料,徐大龙知道布劳恩的存在和他的身份再平常不过了。
接下来肖纳又介绍了布劳恩的助手,徐大龙也跟他打了招呼,随后众人一起走进了黑室的会议室。
在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很多黑室的密码专家,足足有数十人。这些人分属于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破译密码工作的一部分。布劳恩负责进行汇总。
看到徐大龙走了进来,众人出于礼貌都站起来鼓掌,但是掌声稀稀拉拉的,很明显的,他们对于徐大龙能够破译密码都持怀疑的态度。
徐大龙威名赫赫,这些人也都听说过,对他也算尊敬,但只是尊敬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像破译密码这样专业的事情,是众人的强项,他们绝对不相信徐大龙在这些方面还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
肖纳介绍了徐大龙的身份,徐大龙也跟众人打了招呼,之后众人都坐了下来。
肖纳说道:“徐大队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他方面的事迹我也就不多再介绍了。在破译密码方面,他有独到之处。现在请徐大队长为大家讲话。”
说完他就带头鼓起掌来,众人很有礼貌地拍了拍巴掌,掌声比起刚才那一阵还要稀疏许多。
徐大龙很清楚在座的这些专家都是顶尖的人才,都有着固有的傲慢。说别的没有用,在专业上能够胜得过他们,他们才会对你尊敬。
徐大龙也不想废话,直接就问道:“各位,黑室的密码破译工作遇到了什么瓶颈?”
这些专家们都是做实事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在那里夸夸其谈,说一些听上去大而空的废话。看到徐大龙直奔主题的做法,就对他产生了一份好感。
肖纳听到徐大龙如此直截了当,就说道:“彭副组长,你把现在密码破译的现状,给徐大队长介绍一下。”
彭飞是密码破译组副组长,负责具体的工作安排、汇总各个小组的进度。
他说道:“日军现在密码更换得十分频繁,在重大战役进行当中,甚至有时一天一换。黑室能够获得日军电文的数量很少,无法参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破译工作。
不仅如此,即使能破译日军的一份电文,但是日军迅速更换了密码,所破译的电文也没有参考价值。”
徐大龙是清楚二战时期密码的制定和破译发展的过程的,他说道:“日军能够如此迅速地更换密码,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使用了密码机来编制密码,因此能够迅速更换密码。他们又在密码机的基础上,使用了密钥机。”
徐大龙的话,一下子就震惊了众人。专家们都没有想到徐大龙竟然如此专业,一下子就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