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第聂伯河上的枪炮声 (第2/2页)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察里津那边是有不少后勤物资,但是运不到上千公里外的前线……
如此一来,欧洲地区提供的后勤补给对第十八师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欧洲地区的补给物资,尤其是弹药,医疗物资可以一路通过船只运输到目前楚军所控制的最西端的的第聂伯河的入河口。
虽然当地缺乏现代化的港口设置,但是楚军在海外部署的海军运输舰,大部分都自带吊装设备,同时海军工程兵的一大任务,就是在海外地区架设应急港口,因此勉强也可以在当地装卸各类军需物资,甚至火炮这些重型货物。
随后这些物资能够就地补给驻防楚军,同时还能够沿着第聂伯河北上,为后续楚军的北上提供后勤物资供给。
第聂伯河也是一条航运条件非常优良的河流,楚军在制定东欧粮食开发计划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未来东欧西部的主要军事乃至初步开发,都会沿着这条河流而进行。
这也是地中海舰队派遣了足足六艘近海巡逻舰以及十多艘浅水炮舰过来的缘故,因为楚军后续继续沿着顿河以及第聂伯河北上的话,就需要足够的内河炮舰来提供火力支援以及维护河道后勤补给线。
从这也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的东欧粮食开发计划,整体进军乃至后续的移民步伐,都会严重依赖于三大河流,即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
这也是大楚帝国军事行动以及海外扩张的一贯传统,那就是沿着海岸线以及河流行动……如此能够方便有限的提供舰炮火力支援,海上运输以及内河运输便利。
如果脱离了海岸线和河流进行行动,哪怕强如大楚帝国也会遇上诸多麻烦。
后装线膛枪炮再厉害,也得有炮弹和子弹不是……粮食这些东西都可以就食于敌,但是弹药补给可没办法就地补给,只能从本土运输过来,有海运和河运倒是问题不大,但是一旦没有方便的船运,那么只能依靠马车这种陆地运输……那么难度一下子就会上升无数倍。
按照楚国人的经验来看,依靠马车运输的情况下,脱离了物资中转枢纽一百五十公里以上,楚军就很难靠着野战部队自身的后勤体系维持作战了,需要依赖后方专门的运输补给部队,比如后勤部组织的运输团,但是这消耗非常大……运输民夫以及骡马都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当这种距离达到大几百公里的时候,运输起来不仅仅消耗大,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以及骡马,其难度随着距离的进一步提升而不断提升。
目前楚军之所以还能够维持陆军第十八师的作战,也不是什么依靠陆地运输,而是靠着在当地征集的土著船只进行弹药运输,物资从顿河用船只运输,抵达黑海后,沿着海岸线给楚军持续提供补给……不过这样维持起来也非常困难,毕竟土著的风帆小木船运输量太小,以至于陆军第十八师空有强悍的大批后装线膛武器,但是打起来却是缩手缩脚……之前在察里津等地打仗的时候,炮兵开炮基本没啥顾忌,随便打……
但是到了顿河流域以及更远的第聂伯河流域作战后,第十八师的炮兵们,开炮之前都得反复确认,精心计算,就是为了争取用最少的炮弹完成打击任务……
这也导致了之前看似很犀利的迫击炮逐渐消失在战场上,这玩意速射太快,耗弹量太多,第十八师的将士们打完了自身携带的迫击炮炮弹后,根本得不到多少的迫击炮补充……到了如今,之前还很威风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大多都成为了摆设,没啥卵子用了。
同时因为东欧地区的交通设施太差,楚军里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根本没办法快速机动,哪怕是轻便一些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都机动比较困难。
如此情况下,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成为了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能直瞄射击,精度非常高,能够有效节省弹药。
同时还非常轻便,能伴随步兵机动。
这两大特性综合在一起,让七十毫米步兵炮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相关消息报告到国内的时候,让国内的军方高层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七十毫米步兵炮这玩意……
原本军方已经很重视七十毫米步兵炮了,要不然也不会给每个步兵团都装备了四门。
然而之前的几次实战里,七十毫米步兵炮依旧体现了一些缺陷,比如火力密度不够,射程也不够等特点,以至于楚军后续继续加强了师属炮兵团的七十五毫米火炮的建设。
拟定的师属炮兵团里的二十四门各型增加到了三十六门。
目前楚军里的野战炮兵部队,采取的是小连小营制,四门火炮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一个营十二门野战炮或山炮。
一个师属炮兵团辖有三个营,按照任务需求不同,配属野战炮营或山炮营不等,比如山地部队,一般配属一个野战炮营,两个山炮营,而平原地形部队,则是配属两个野战炮营和一个山炮营居多,还有海外复杂地形驻防的部队,则是干脆配属三个山炮营。
但是不管是山炮还是野战炮,他们都属于师属远程火力,其远程威慑力可不是七十毫米步兵炮这种有效射程才两千米左右的步兵炮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楚军高层,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师属炮兵的发展,步兵炮则是抱着也用,但是也谈不上多重视,要不然也不会在后续专门又弄了个迫击炮来加强连排步兵火力了。
然而这一次的东欧战役里,军方却是发现,随着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持续的深入内陆地区后,七十毫米野炮和山炮这两种师属炮兵火力的机动持续困难,作战效能持续降低。
而迫击炮这玩意,用于和土著作战的时候,属于是补给通畅的时候是神器,补给不顺的是垃圾。
平时还不觉得这玩意有啥毛病,毕竟射速非常,一分钟不到十几发炮弹打过去,堪称打土著神器。
但是当补给不通畅,迫击炮炮弹不够用的时候,这啥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说六十毫米射程太近,只能打击千米内的目标,对于千米外的目标就只能抓瞎了。
更大的问题是精度太渣……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个前装滑膛炮,只不过是炮弹结构比较特殊而已,其精度和七十毫米步兵炮比起来,那就是个渣渣中的渣渣。
如此也就导致了攻击目标的时候,六十毫米迫击炮往往需要好几发炮弹才能够打掉目标。
然而换成七十毫米步兵炮来,人家一炮就能把目标给干掉了……顺带还能打各种工事目标呢。
这炮弹的消耗对比差好几倍呢,而在运输补给的过程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和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其体积和重量,其实都差不多,不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的你,在后勤运输困难,运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伱是让后勤部门给你运六十毫米迫击炮炮弹还是运输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又或者是七十五毫米师属火炮的炮弹?
而楚军东欧地区的高级将领们,很现实的选择了给前线运输大量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如此也就导致了东欧战场上非常特殊的一幕: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承担了战场上绝大部分的炮火支援任务。
师属火炮和迫击炮都得往后靠,至于更大口径的军属火炮,比如什么一百毫米野战加农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乃至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些东西……楚军干脆都没带着上前线,仅有的一个军属重炮营,现在才刚刚抵达察里津,而且也没计划继续往前部署……
继续往前,没办法河运,陆地运输连个成型的道路都没有,而且现在进入夏季东欧泥泞期,楚军疯了才会把这些重炮往前线拉……
哪怕地中海舰队进入黑海,往当地运去了大批第十八师急需的弹药补给后,依旧没能改变东欧地区战场上的火炮运用情况。
而这些情况陆续上报到本土金陵方面后,陆军方面的高层将领很从心的尊重了一线将领的意见,准备往东欧地区再调运一批七十毫米步兵炮过去。
同时下达了对步兵炮的改进研发招标计划。
陆军提出,他们需要更轻便,更准,更远,威力更大,还更便宜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
同时陆军方面觉得迫击炮这玩意局限性比较大,为此需要在特定情况,尤其是在海外补给困难地区里指望不上这玩意的时候,必须还有一种代替武器。
七十毫米步兵排虽然不错,但是也不是没有相应的缺陷,因此陆军还需要一种新的步兵武器。
陆军又瞄上了之前嫌弃的机枪……觉得这东西虽然耗弹量也大,但是子弹这东西,消耗再大也没迫击炮消耗的炮弹大,后勤运输勉强也能支撑。
当然,陆军还是嫌弃海军现在使用的手摇机枪太沉重了,这玩意不符合陆军的需求。
陆军是打算把这东西直接给步兵连用的……七十毫米步兵炮全重都才两百多公斤呢,你一破机枪带个枪架和盾牌,再带个轮子后直接两百多公斤去了……有这功夫,我陆军直接多装备几门步兵炮还不更好?
而且现在的手摇机枪还老出故障卡壳。
综合诸多原因,陆军将领对现在的手摇机枪很不喜欢……一直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装备。
但是机枪这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因此陆军对五大武器公司进行了研发招标,需要一款轻便,可以让步兵直接携带前进,随时提供千米以内密集火力支援,可靠性优良,也不能太贵,包括造价以及后续使用成本都不能太贵的子弹速射武器……
也就是轻一些、便宜一些、可靠一些的机枪……对了,陆军还要求对机枪的射速进行限制,不能超过每分钟五百发,同时还要求不能扣下扳机就一直射击,需要反复不断的扣下扳机,才能进行间隔持续射击。
陆军将领担心士兵扣下扳机就持续射击后,子弹一下子就打光了……更担心射速太快,子弹消耗太快陆军供不起。
所以才有了这两个限制性条件:每分钟射速不得超过五百发,单次扣下扳机持续射击子弹不得超过二十发……
对此,五大武器公里的多个专门厂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试图获得陆军的这一笔未来的庞大订单。
这可是拟定为连排级武器,一旦确定装备的话,那么采购装备的数量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如此大的一个蛋糕,五大武器公司都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