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迁都 (第1/2页)
就在李翔风风火火地攻打孟津关的这段时间,虎牢关这里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丝变化。
虎牢关里,当董卓接到杨林的急报,关东诸侯联军夺袭小平津,孟津关急需支援之时,当即大吃一惊,急召他的心腹谋士李儒商议军情。
董卓心事重重,见到李儒后便是急道,“文优,小平津已经失守,李子凤兵临孟津关,孟津关恐难以久守。洛阳城之内又多有宵小之辈,若是里应外合的话,本相岂非危矣。”
乍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李儒不由微微一怔,很快便是反应了过来道,“相国,李子凤非一般人可敌,苻坚、杨坚这两位将军都有大才,相国可令这两位将军的其中一位率领铁骑前往驰援。”
虽然李儒已经给出了主意,但董卓却仍是满脸忧色,急声到,“不行,从杨林将消息传过来直到今日,再到援军到达,以李子凤之能,杨林不见得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
自小平津与孟津之后,洛阳一路无险可守。杨坚或是苻坚这二人虽说有将才,但迎战那李子凤恐以难保全,不见得就有多少胜算。
吾若亲自率军前往,关东联军虎视耽耽,虎牢关恐将不保。文优,而今看来,吾军形势大为不妙啊。”说到此,董卓面色异常凝重,突然感觉虎牢关犹如纸糊,毫无安全感可言。
“报,启禀相国,轩辕、武关急报,袁公路与刘裕二人大军压境,几位将军请求相国派军支援。”
就在董卓说话的功夫,又是一个坏消息传来。这一刻,就连李儒的脸色也有些凝重了起来。
思量着这传来的一条条消息,李儒沉吟片刻,点头道,“启禀相国,近日闻听洛阳街市有童谣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如今想来,似乎正应在此时。”
董卓甚是好奇,问道,“嗯,童谣?文优可知此谣何意?”
李儒却是阴笑着回答道,“相国大人,儒近日三思此谣,西头一个汉,乃是应高祖建都长安之事,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是应光武建都洛阳之事,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如今关东联军相逼甚急,相国正宜回军洛阳,迁帝至长安,定可无虞。”
董卓暗自思量,洛阳城之内多有宵小之辈,这些人虽表面归附手也,但暗地里却是蛇鼠一窝,导致西凉军在洛阳如同无根浮萍。
关东联军包围时间越久,对己越是不利。若前往长安,那么情况将大为不同。长安靠近凉州,且函谷关乃是天险,昔日强秦崛起,正是依靠函谷关之利也。占据长安,且有凉州作为支撑,何愁不能成大事。
再加上他自己又是陇西人,长安靠近陇西,迁都于长安,岂不是彻底将天子把握在手中。
而且函谷关之后,潼关更是一道天险,有此二关在手,关东诸侯不足为虑。
说起潼关来,那军事地位比起函谷关可是毫不逊色。潼关位于函谷关之西,两者相距近百里,这两个关,都是非常险要的,又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才有“百二秦关”这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