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同春楼 (第1/2页)
崇祯十二年,六月初一日,京城西侧阜成门外。
张诚身旁的陈忠,见了这么多饥民,睁大着眼睛道:“这鞑子不是都被打退了嚒,咋还是这多的灾民?就是咱的上北路地方残破,也没至于如此啊!”
他身旁的那些护卫也是个个点头,看到这么多忍饥挨饿的人,京师虽说繁华,想来想去还是宣府更要好些啊。
张诚回头看了陈忠一眼,道:“忠子,京畿重地,可不比宣府,你今日的话有点多了。”
转眼间,牛胜已递出公文打点好城门军头,回来招呼张诚等人进城。
他们一行人从阜成门进入,京师内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主干道。
这些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宣武门大街、西长安街、阜成门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街等等。
京城内中居民区以坊相称,坊下依据丁口多少又设若干铺,每铺立铺头,有火夫三五人,隶属总甲,专掌地方捕盗等事,全城共有三十六坊,一百余六牌,七百余五铺。
张诚策马行在阜成门街上,他看到街巷端直,城内小巷胡同密集,唯大街之上铺有条石,又辅以碎石,沿街的小巷胡同大多都是土路,偶有碎石铺就。
有些胡同里股股浓重的味道传出,尘土飞扬,垃圾遍地,他看到一些排水的沟渠壅塞严重,很多街道坍塌坑洼,显是年久失修。
张诚以前到是看过一些史料,大明京师自建城来,各样道路修整、沟渠疏通,甚至各卫生情况,都有六部官员及五城兵马司专门管理,甚至还规定沿街撒秽与乱倒垃圾,要枷号一个月发落,最少在万历年间,京师还是以整洁闻名。
但从天启年间开始,这一切似乎都发生了改变,环境一天天变坏,每逢大雨,便水漫全城,泥泞难行。
每逢天晴干旱,便尘土飞扬,蝇蚋纷飞,这样的卫生环境,怪不得近些年连连爆发鼠疫,军民死伤惨重。
而此时的阜成门街上也是饥民与乞丐遍布,因无家可归,又无处收容,他们这些人只能睡在两旁的屋檐底下,流落在街边角落。
大明也曾设有各样的养济院、饭堂、又开设有粥厂,为饥民发放钱米,援助医药,埋瘗弃尸等,不过显然现在的赈恤能力已严重不足,救济也只是杯水车薪。
张诚内心里深深的叹息着,他皱眉不语,脸上满是沉痛之色。
与满街饥民乞丐相比的,还有另一番不一样的情形,便是街上一个个衣着光鲜的豪强商贾,富门家奴们。
他们这些人出入时前呼后拥,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华奢靡,看着这些人,街上那些饥民乞丐们有的神情麻木,有的满是羡慕,也有的眼中则满是仇恨。
这个情形落入张诚的眼中,他不由沉思着,一方酒肉臭,一方冻死骨,不患寡而患不均,怪不得大明百姓的心乱了。
他策马继续往前而行,毕竟是在天子脚下,大明首善之地,虽是遍布饥民乞丐,可这京城内商业却是依旧繁华得过份,所过街巷,皆是密密麻麻的商铺,运货车马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