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高丽海盗疯了 (第2/2页)
钟浩现在住的精舍,是原先自己师傅住的那几间精舍。这几间精舍,处在小丘下,小溪绕前,修竹几杆,甚是雅致,钟浩表示很是喜欢。
师傅走了,这两间精舍自然空了,而且自己师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又或者是再也不来了,钟浩对蒋雨涵和沈芊芊说海上潮湿,这精舍久不住人的话,怕是朽坏的更快,是以他也带蒋雨涵和沈芊芊表态,便毫不客气的搬了过来住。
精舍旁边一块平整空地,钟浩上午在精舍练气,下午空地上练剑,日子过的倒是悠闲的很。当然,没事了他也会去帮海潮帮造上一些烧酒,有了烧酒去跟辽东那些契丹人和女真人,能够让海潮帮的生活稍微轻松一些,自然也算帮助了蒋雨涵这个海潮帮大当家的了!
有了这些烧酒,海潮帮的生计能够稍稍改善一下,能让海潮帮内对蒋雨涵能否带领海潮帮过上好点的日子的质疑声稍微小一些。
…………………………
钟浩这一阵子在隍城岛上悠然自在,但是这登州那边却很是很是不平静。
据海潮帮探知到的消息说:高丽海盗带着其手下蓄养的倭人海盗袭击了登州的文登县城,在文登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临走还掳走了不少妇女。
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这一番烧杀抢掠的疯狂举动,不但让登州震动,就是连朝廷都震动了。
以前虽然这些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也时常抢劫大宋海商们的船只,但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作海盗,大部分时间自然是在海上抢劫,很少会上岸袭扰大宋的地方,虽然偶尔也会登陆抢掠财物,但是都是去那种小镇或是沿海村庄,还从未说是有过攻入县城的事情。
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的这一番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被登州知州袁克仁上报到朝廷后,在朝廷也引起极大的震动,让朝廷不由的开始重视起这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的事情来。
这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对大宋的沿海县城的攻击,也是对大宋颜面的很大打击。大宋朝廷除了行文高丽,要求高丽打击高丽海盗外,还责令登州沿海的刀鱼寨和沙门岛水军加强沿海巡逻,同时调令密州港的水军巡检司调派一些船只来帮登州加强严寒防护。
除了加强沿海的防护,也责令登州城及辖下的四县实行宵禁,以防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再次来袭。
除了这些加强防御、实行宵禁等被动措施之外,朝廷还征调南方水军开赴登州,准备对秤砣岛高丽海盗和其控制下的倭人海盗进行打击。
若是大宋遇到高丽海盗如此大的挑衅却不还击的话,怕是这些高丽海盗会越来越嚣张,对大宋沿海地区的袭扰会愈加厉害。
虽然钟浩也很为大宋沿海的百姓感到惋惜,不过他对此事除了报以同情也无能为力。
钟浩依旧是在隍城岛上安心修习导气术和云风剑法。
………………………………
不过这次大宋朝廷对秤砣岛海盗袭击文登县城之事儿的回击倒是很是坚决,速度也很快。
二十几天后,钟浩便听到沈芊芊说,大宋已经派出水军对秤砣岛的高丽海盗和倭人海盗进行围剿了。
据说这次围剿,那些秤砣岛上的海盗虽然死伤惨重,但大宋水师也好不到哪去,也是损失严重。
大宋的禁军以步兵最为精锐,战力也最强,骑兵次之,水师力量则甚为薄落。因为在平灭南方诸国后,大宋的水军基本上已经是马放南山状态。这年代还没有什么海防意识,水军自然不会去建造什么适合海上作战的海船。最多就是建造一些小型的刀鱼船等,能够近海巡逻,或是去近海大点的有百姓居住的海岛上收一下税够用了便行,因此大宋水军自然强不到哪去。
而且大宋水师的作战船只,大部分是只适合在内河作战的高大楼船、黄龙船等,出海作战根本经不起海上的风浪。因此大宋水师只有平乘、舴艋这些小一些的战船,再加上也些海上税船改造成的战船,可以出海作战。而且大宋水师海上作战经验匮乏,所以大宋水师在围剿海盗时,自是避免不了损失惨重。
在钟浩看来,这同等大宋水师还不如那些大型海商的海船船队有战斗力呢!不过大宋水师毕竟是有朝廷做后盾,胜在船多人多,对付秤砣岛海盗倾力进攻,也足够了!
这次文登县被一群海盗攻入登州城内烧杀抢掠,重重的打脸,大宋朝廷若是部队部队高丽海盗进行打击报复,太颜面无光,是以大宋朝廷这次难得的拼着损失惨重,也坚决报复回去。不然不但是朝廷颜面无关的事情,若是被给予高丽海盗回击,这大宋北方沿海怕是会难有宁日啊!
这几天钟浩碰到过蒋语涵一次,听她说起过北海东边海域高丽海盗的情况。据海潮帮派出的帮众调查回来说:那些倭国海盗和高丽匪商,在大宋水师的打击下,已经被迫退居到了秤砣岛北边的、靠近契丹的车由岛了,秤砣岛已经被大宋水师占领。
蒋语涵还说:前几天倭国海盗还派人联系海潮帮,说到什么唇亡齿寒,若是大宋水师灭了他们秤砣岛,怕是这隍城岛也难有安稳之日。他们希望海潮帮能够帮他们合作,共同对抗大宋水师,但被蒋语涵严词拒绝,海潮帮虽不愿侍奉大宋,但却也是汉人,自不会跟高丽人和倭人联手对付汉人水师。再说,他们隍城岛又没招惹过大宋,大宋水师应该不会冒着巨大的损失来攻打他们隍城岛,说什么唇亡齿寒就是扯淡了。
只是蒋雨涵说高丽人和倭人,都是生性残忍、睚眦必报之人,只怕到时大宋水师一撤,大宋沿海的百姓,又会遭到更大的劫难。他们虽然不愿意做大宋人,但对大宋百姓还是颇有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