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权

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权

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权 (第2/2页)

“董卓终于死了。”
  
  “可喜可贺,王司徒为国家除了一大害呀。”
  
  “如今我等应当赶快出城,联络关东军,将董卓旧部全部招降或者除去。”
  
  马日磾种拂杨彪刘虞等公卿过来见了董卓尸体,个个拍手称快,赞扬王允对国家做的巨大贡献,又认为应该立即叫忠于朝廷的关东军进城。
  
  然而王允却淡淡地说道:“关东军正与董卓旧部在城外对峙,恐怕难以进城。我看不如先封锁城门,派人去眉坞夷灭董卓三族,以乱董卓旧部之军心,再让关东军去将他们全部歼灭,然后命关东军自行退兵即可。”
  
  “什么?”
  
  杨彪大惊失色道:“司徒这是何意?莫非是想让关东军与董卓旧部拼个两败俱伤?”
  
  马日磾也皱起眉头:“董卓虽恶心累累,可他族中上有九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幼女,屠戮一族,有些过了吧。不如只诛杀董旻董璜等首恶即可,毋要连累无辜。”
  
  田景悲伤道:“太师在临死之前,只说了母与白二字,心中显然是惦念着母亲与孙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司徒何必赶尽杀绝呢?”
  
  “哼!”
  
  王允冷哼一声道:“你这逆贼,还敢为董卓说话,奉先,杀了他!”
  
  吕布咧嘴一笑,直接单手扼住田景的脖子,硬生生将他起来。
  
  田景瞪大了眼睛,两腿在空中踢踹,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片刻就被吕布活生生给扼死。
  
  看到这一幕,众人都觉得王允十分残暴。
  
  即便是向来忠厚的宗正刘虞也说道:“司徒,千错万错,合该董卓一人错尔。田景并无过错,为何杀他?”
  
  杨彪也很不高兴,微带着怒意说道:“王子师,你即便要阻挠关东军进城,也该先去城外招降了董卓旧部再说。怎么能让天子下诏书直接命令关东军与董卓旧部相杀?”
  
  王允冷笑道:“这是在测试关东军是否忠诚,若他们连董卓旧部都不能除去,那天子还要他们做什么?且刘玄德占据青州,兵强马壮,冀州又有伪帝,我让他们退兵去平定冀州,又有何错?尔等毋须多言,我意已决。”
  
  “王允你!”
  
  杨彪这才明白过来,王允的根本目的,就是除掉董卓以后自己独揽大权。
  
  什么测验关东军?
  
  就是让关东军去与城外的董卓旧部拼个你死我活,等两边两败俱伤的时候,再让吕布领冀州兵马去收拾残局。
  
  到时候朝廷大权,就彻底掌控在了他王允手里。
  
  毕竟关东军可是有那么多军队,如果他们进城,那天子被谁掌控,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也许有人说,王允的考虑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要是天子被关东军掌控,又出来一个董卓怎么办?
  
  然而杨彪刘虞等人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刘备,刘备此人素来忠诚,又为宗室,即便掌握大权,那也必然是像周公霍光那样的中兴臣子。
  
  你王允一无军队,二无威望,凭什么想学周公霍光?
  
  “嗯?”
  
  王允森然地目光看向杨彪:“太常似乎有异议?”
  
  一旁的吕布放下田景的尸体,握戟站在了王允身边,显然早就已经被王允策反,忠诚于他。
  
  “你.......”
  
  杨彪的脸色发黑,正要说点什么。
  
  马日磾刘虞等人连忙将他劝住,强行拉了回去。
  
  而王允的目光中却透露出了杀机。
  
  现在朝廷公卿之中,犹以杨彪威望最高,四世三公,弘农杨氏。
  
  他王允做司徒,还是巴结董卓而来。
  
  虽然他可以说是忍辱负重,但董卓死后,论资历论威望,都该是杨彪掌控大局。
  
  再不济,也该是马日磾或者刘虞,轮不到他王允。
  
  所以王允在这一瞬间,已经动了杀心。
  
  历史上,他可就因为蔡邕的一声叹息,就把蔡邕给杀了,现在杨彪要是敢放关东军进城,阻挠他掌控大权,他也绝对不会手软。
  
  只是碍于董卓旧部和西凉军都在城外,如果他将满朝公卿全部杀了,激起关东军群情激愤,联手与董卓旧部一起攻入城内,反倒是件坏事。
  
  因此这一刻,王允决定先忍一忍。
  
  待他的驱狼吞虎之计成功,让关东军与董卓旧部打个你死我活,他彻底掌控局面的时候,再做计较不迟。
  
  想到这里,王允漠然地看着被刘虞等人拉走的杨彪,心中冷笑了一声,对身边人道:“传我命令,夷灭董卓三族。至于董卓老贼,点上天灯,在尸油烧尽之前,不准灯灭!”
  
  “唯......”
  
  周围人被王允的残暴吓到了,一个个战战兢兢。
  
  王允握着吕布的手,一同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他一边走,一边大笑道:“奉先,从今日起,这天下,就是你我之天下了,哈哈哈哈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