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下) (第1/2页)
杜如晦的话中虽然没有明说,但谁都明白他是不准备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才将百济也拉了进来,当然这也与之前百济派出王子义慈亲自出使大唐,使得两国关系大为改观有着重要的关系。
至于李休则更加直白的指出,拉拢百济就是为了牵制新罗,毕竟在半岛三国之中,以百济的实力最弱,适当的扶植百济也可以平衡半岛上的局势,至少现在大唐并不希望自己的东北边疆出现什么问题。
“这样也好,多一个百济,也能让咱们节省不少的力气,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召集新罗和百济的使节,然后由咱们大唐牵头让他们商谈结盟的事!”李世民最后也点了点头道,虽然他知道这样做肯定会让新罗吃亏,甚至对大唐心生不满,不过只要符合大唐的利益,他才不会在乎这种小国的看法。
辽东那边的事商议完后,接下来他们又商议了几件政务,有些是李世民亲自提出来的,有些则是房玄龄等人提出来的,每一件事都关系到大唐各地无数百姓的生活,比如西北一带又发生了旱灾,需要朝廷救济,南方某州的官员上书要求兴修当地的水利,因为去年的雨水太大,结果把一些河堤给冲垮了等等。
当然大唐这么大,也不仅仅只有天灾人祸这些坏事,同样也有不少的喜讯,比如有数个州府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上书,说是州府中的粮库告急,因为这几年的粮食产量太高,而大唐又没有发动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使得这些粮食只能存储在官仓之中,可是现在连粮仓都不够用了,所以他们请求能够将官仓中的粮食变卖出一些。
官仓里的粮食几乎每年都需要更换,因为一些粮食在保存了数年之后,再不吃可就要坏了,甚至有些粮食因为保存不善,发生了霉变或虫蛀,根本不能吃,最后只能拿去喂牲口,所以每年官仓里的粮食都需要将一部分阵粮换成新粮,称之为清仓。
不过官仓每年清仓都是在秋收之后,但现在才八月份,根本还没到秋收,结果各地的州府就要求清仓,因为再不清仓的话,秋收时收的粮食就没地方放了。农业是立国之本,对于大唐来说,粮食竟然多的放不下,自然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其实自从玉米和红薯推广出去后,大唐的粮食产量就直线上升,甚至出现粮食太多的问题,但是中原百姓估计是饿怕了,对粮食只会嫌少不会嫌多,所以家家户户都存储着不少粮食,以备灾荒年间救命。
不过现在不但民间不缺粮,连官仓都没地方放了,特别是红薯这东西,晒成红薯干后可以像小麦一样存储,虽然不好吃,但至少可以顶饿,可是这东西的产量太大,存储起来也麻烦,现在也的确到了处理的时候了。
对于各地官仓的上奏,李世民与大臣们商议过后,也都同意官仓卖出一部分粮食,不过这样的一来,肯定会冲击粮价,甚至发生“谷贱伤农”的事,因此房玄龄建议可以开放禁酒令,允许民间百姓酿酒,另外还可以鼓励百姓饲养牲畜,同样也可以消耗大量的存粮。
大唐建立后,曾经多次发布禁酒令,哪怕没有禁酒令,也不允许私人酿酒,主要就是怕浪费粮食,不过现在粮食过多,禁酒令自然也就没有了意义,至于饲养牲畜更是好事,可以改善百姓的饮食结构,使得大唐百姓更加强壮,所以李世民也很快同意,随着禁酒令的放开,以及牲畜的大量饲养,应该会刺激粮价,不至于让粮价下跌太多。
最后李休看到似乎没有什么大事需要讨论了,这才上前一步禀报道:“启禀陛下,理财监的银行已经准备完毕,明日就准备开始营业,还请陛下批准!”
“哦?银行已经可以运营了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禀报也不由得眼睛一亮惊喜的道,对于银行他可是期待了很久了,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也十分的高兴。
“是的,银行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正常运营肯定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在洛阳也同开办银行,然后开始异地汇兑等业务!”李休信心十足的道,这几天他一直在银行朝廷模拟运营,一些明面上的问题也都解决了,当然可能还有一些暂时察觉不到的问题,但并不影响银行的运营,毕竟哪怕是在后世,也没有一家银行敢保证绝不会出问题。
“好!朕准了!”李世民看到李休信心十足的样子,当下也更加兴奋,随后他又再次问道,“对了,银行运营可有什么困难,是否需要朝廷出面宣传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