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太守?旧太守? (第1/2页)
第三十九章新太守?旧太守?
上回说到,周泰亲自领着最后的人马向蜀军的据点冲锋,充分展示他过人的勇气。
不过他今天注定是个茶几上的玩意——杯具。由于他冲在前面,理所当然也是最早倒下的一个,他倒下后,他的部下才陆陆续续扑倒在地。
但这些都是周泰麾下最精锐的士兵,在主帅倒下后,依然死战不退。有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周泰凶悍惯了,他带出来的兵也是凶悍异常,也具备了他那种视死如归的特质。
于是,这场战斗就成为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当然,所有的惨烈都是对东吴军而言的,蜀军只不过是更快地做出装弹、放枪的动作,对他们而言顶多是更累一点,手更酸痛,肩膀被火枪的后坐力撞得更红肿而已。
东吴兵前赴后继地冲锋,一个个扑倒在地,后面的人依然往前冲,那场景和刘厚以前看过一部电影中,八国联军对着满清骑兵冲锋的场面差不多。
冲锋持续了约一炷香时间,以东吴兵被耗尽而结束。东吴军最近时曾经冲到了蜀军的阵地前。可惜蜀军预先放置了很多障碍物,在弹雨中要清除或攀爬这些障碍物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最危急的关头,特种部队的人也上来帮忙了。特种部队在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剪除附近的岗哨和瓮听人员,不过在蜀军被发现后,他们就退了回来就地休息,之后就很少动手了,仅在防线出现危险时才会帮一下忙。
他们拥有连发五十发的弩箭,在战场上和机关枪差不多,东吴军仓促间投入战斗,来不及使用那些笨重的塔盾,很多人甚至连着甲都来不及,于是,马弩这种威力不是特别大的弩箭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这些特种兵一般在敌人冲到十步以内才会动手,而且一般都是瞄准敌人面部、咽喉这些部位射去,还是箭无虚发那种。这样的情况下,相信再多来两万东吴兵也未必能攻得破蜀军的防线。
消灭了这支东吴军精锐后,蜀军看到的是几条堆满了尸体的巷道。后来在清理战场时,从死人堆里挖出来8、9千的伤兵,其中就有周泰。周泰身中数枪,所幸的是,都没有打中要害,竟然让他捡回一条性命。
只不过他身上又多添了几个伤痕。为什么伤痕用“个”来形容而不是用“条”呢?因为这次的伤痕和以前不同,是一个个的圆孔,而不是一条条的刀痕。
兀突骨进入城中后,被派去攻打各城门和城墙。城中有价值的据点已经没他份了,于是刘厚给他分配了这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可是正憋着劲准备大杀一通的兀突骨郁闷地发现,原本驻守在各城门和城墙上的大量东吴军早已经不知去向了。
兀突骨再次被气得哇哇叫。这些东吴兵到底哪里去了呢?原来是徐盛将他们带走了。徐盛让人带走陆逊后,马上名人收拢城中溃散的部队,却无奈地发现形势更加不妙了,于是,他当机立断派出传令兵,让驻守各城门和城墙上的部队撤出城外。
他自己也带领残余部队撤到城外,两相汇合后,再追赶陆逊的步伐实施第36计去了。随着周泰受伤被擒,陆逊、徐盛逃跑,长沙城的陷落已经没有悬念。不过城中残余东吴军很多,清剿起来很麻烦。
尤其是陆逊下令挖了大量坑洞,很多东吴兵藏在洞中,要将他们全部找出来很难。有鉴于此,刘厚再次发扬他的怕死主义精神,或者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传统美德,一直留在城外的大营中,不敢入城。
幸好有个能臣干吏郭攸之,刘厚将他派进城中主持大局,他对战后稳定一个城市的局势很有经验。可是,郭攸之入城后,才发现城中局势很不妙,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城中乱兵很多,百姓也很多。
而百姓中有些不安分的也趁机出来捣乱,这也意味着,乱民也很多。后来,郭攸之出了个主意:让张仲景当长沙太守。张仲景多年前曾经当过长沙太守,他以太守之尊却亲自坐堂为百姓治病,可想而知,一句爱民如子都不足以形容他对百姓的那份爱护之情。也可想而知他在长沙百姓心目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如果让他出面安抚百姓,那效果一定是杠杠的。刘厚从善如流,马上跑去找张仲景说这个事。谁知道张仲景一口拒绝。他还是更喜欢当个大夫,治病救人、研究新医术对他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可不想为了当太守那样的“俗事”而耽误了自己的正事。
刘厚好说歹说,最后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张仲景当个名誉上的太守,具体事务一概交给郭攸之处理。也就是说,他只需在关键的场合露露脸,接见一下百姓代表,到民间走访走访,让百姓知道他又回来当太守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