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 (第2/2页)
现在李傕与郭汜等人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他们虽然给董卓为虎作伥了好多年,但却没有杀害王允,囚禁天子的大罪,只是属于董卓的从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在可以被关东诸侯接纳的范畴。
而对他们手中兵将感觉最为饥渴的人,而地缘也最方便的人,便是占据中原的曹操。
而据陶商的了解,曹操目下就是在做这件事。
“不对!”郭嘉摇了摇头,道:“此事有问题,曹操此人,郭某暗中派人观察他许久,此人无论是胸襟、能耐、胆识皆不在袁绍之下,此等雄飞人物,焉能分不出主次?董卓麾下的西凉众将的兵将是强,但毕竟已是如同丧家犬一般,苟延残喘的浑浑当道,若真是可以通过张济招降他们,并不需要曹操花费那般大的精力亲自盯此事……依照郭某的判断,对于曹操来说,淮南袁氏的后人相比于董卓遗军更为重要……因此郭某怀疑此事不似表面上的那么简单,曹操身后,或许是有高人指点亦说不定。”
陶商闻言沉默了好一会,方才慢悠悠的道:“奉孝兄的意思,是怀疑曹操也盯上了袁耀一众?现在毫无动作,不过是在掩人耳目?”
郭嘉肯定的道:“若是豫州那边有调兵动静,或许郭某还不会这般介意,但针对淮南之地,曹操一方未免表现的太过平静了,这反倒是令人担忧……郭某有预感,曹操这次会有大动作,所以这一次,还得是由太傅亲自出马才是。”
……
豫州,许昌。
上个月,曹操将自己目下所居住的治所许县更名为许昌,各部兵马指挥的权力从今年开始,由兖州整个向许昌倾斜。
“张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曹操此时和荀彧独处,二人正在密谋见不得人的计划。
荀彧对曹操道:“张济派人送回了消息,樊稠已经答应归顺,眼下正在和他一同归往许昌,至于李傕和郭汜,对于张济的劝降,亦是有所意动——彧意,不妨派遣满宠再携金箔厚礼前往,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让他们归顺当可不难。”
“西凉兵……飞雄军……南北余部。”
曹操的眼中放出了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异彩,道:“李傕和郭汜等辈不足道哉,但是董卓遗留下来的残部兵马,却都是当年在雒阳城中精锐中的精锐,即使目下落魄了,但其战力亦是极强,若能招降他们归附,远胜在中原招募新军!此事若成,曹某便有了可以和袁绍一争的资本,此事绝对不可怠慢……就让满宠前去!速去!”
“诺。”荀彧回应:“彧即刻便去安排。”
“阎行在汝南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曹操忽然又问荀彧道:“刘辟和龚都那几个叛逆,可是已经招惹了袁耀等人过来?”
荀彧笑道:“已经有消息说,袁耀弃了寿春,奔着汝南的地界去了,阎行只等司空军令,便会依计截杀淮南之众,届时还有刘勋里应外合。”
曹操寻思了一会,突然道:“且不着急,这次鏖战,我还有一件事,想要让阎行替我了解,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荀彧疑惑的看着曹操。
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呀,还有什么特殊的事要交待给阎行去办?
迎着荀彧疑惑的目光,曹操不由脸色一红,轻轻的咳了两声,道:“文若,你且先回去,回头有事咱们再议便是。”
荀彧知晓曹操这是有机密要事要自己做,不让自己看见,便知趣的退出了曹操的书房。
荀彧退出了放箭之后,曹操站起身,急不可耐的来到了一个木箱子旁边,打开了木箱子。
那个木箱子中,是一卷一卷的简牍,为首的一卷上面赫赫然的写着《陶氏》四个大字。
曹操颇是感慨的挨卷简牍抚摸了一下,感慨道:“好书,好书啊……可惜是个小杂种写的。”
感慨完毕,曹操又从箱子中取出了那卷陶商亲笔书写的《群芳谱》,那上面记载的都是这个时代既艳丽又风韵的绰约妇人。
曹操将群芳谱翻开,挨个名字打量,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张济之妻‘邹氏’的名字上。
沉吟良久,曹操便返回到了桌岸边,打开一卷简牍,开始给阎行写密信。
信中的内容不足为外人道,但给阎行的信笺,开篇的几个大字却是赫赫在目。
“任张济为辅军中郎将,就任副先锋,听令于阎行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