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朝堂的风波 (第2/2页)
到四月下旬,随着甘肃二州的陆续收复,河西的战事也就基本告一段段落了,而来自河西的战报以及诸类消息也陆续传回东京。
按照以往的情况,捷报东传,官军大胜,收复河西,这样的功业,当时满朝欣喜,道贺皇帝。而朝廷也该,对于新纳入朝廷体系的河西诸州进行善后工作,并商讨对有功将士的封赏事宜了。
此番一样,只不过在落实这些事项的过程中,朝中突兀地生出了一些异声。总体而言,此番收复河西,从发兵开始算起,到诸城尽复,回鹘投降,前后也就一个月出头,可谓迅疾了。
然而,很多朝臣都有非议,关键还在于西进的过程。比如,柴荣的屯集兵马,聚众不进,徒费钱粮,耽误农时,就有人提出疑义,既然能够如此迅捷地扑灭回鹘,那前面的行为,又作何解释?
还是与六谷土豪以及诸羌酋长,过往甚密,有收买人心之嫌疑;军中多故旧,唯其马首是瞻,大将皆俯首听命;调兵遣将,轻敌急进,竟陷将士于危地,死伤惨重......
很多讨论上表,明显变了味,不像是在褒奖,更像一种问责,并且,似乎在针对英国公柴荣。还有更为人所指谪的,就是王彦升与郭进杀俘的事情,已经后续在删丹城的劫掠与杀戮,谈及这些,可让一干臣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将帅们的残暴大加诘难。
在这种舆情之下,原本开疆拓土地的喜事,也蒙上了一层阴影。经历了血战的西进将士们的功劳,在这种非议之下,也黯淡了许多。
这种舆论是不正常的,有些意见也是可笑的,然而却确确实实地在东京朝堂间发生了。客观得来讲,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来说,有些不公平,魏仁溥虽然也不喜屠杀,尤其是杀俘这种有伤天和的行为,但还是表现出了首相的担当,为将帅们辩解,和谐舆论。
枢密使李处耘则大表愤慨,对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官员加以鄙视与谴责。而出身武将的荣国公赵匡胤,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就一个看客,在贵宾席上,默默地看戏。
这场舆论的背后,当然有人在推动,而推动的人地位还很高,国舅、刑部尚书李业。显然,哪怕十多年过去了,李国舅爱搞事的性格仍旧没有改变,目的也很简单,立威。
说起李国舅,这是个有大志,功业心重的人,但是,哪怕在地方上历练了十多年,颇有政绩,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他被皇帝调回中枢任职高官之时,仍旧有不少人看不上他,觉得他是靠着太后的关系,才有如今地位。
因此,回朝之后,意气风发,打算施展奇才,辅佐圣君,再创大业的李业,明显感觉到旁人对他的小觑。
这对于心高气傲的李业而言,是很难受的事情,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他也干得不错,然而,想要施展,却要有足够的权威。
去岁户部侍郎扈蒙的案子,也是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其人从云端的高官打落凡尘。此番,西征之事,让他发觉了可钻的空子,也就果断利用上了。
连英国公柴氏他李业都敢针对,都敢搞,可以想见,不管最后成还是不成,谁又敢再小瞧他李国舅?
朝中的有些变化,刘皇帝是洞若观火的,与乾祐时期相比,开宝年虽然才开了个头,但方方面面都复杂了许多。
很多乾祐年间不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一一暴露出来。就像天下百姓,在天下从分裂转向统一的过程中,需要调整适应,刘皇帝的统治从乾祐进入开宝,也将面对新的挑战。
如今,就冒出个苗头,党争!这一回,是功臣与外戚之间的冲突,认真地来讲,以柴郭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来讲,柴荣也属于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