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任御史 (第1/2页)
离开曹府,张辰不由长长松了口气,虽然这种为相亲而举行的聚会他不是很喜欢,但占地三百亩的曹府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中不禁浮想联翩,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一座这么大的府邸呢?
张辰双手枕在靠背上,望着车窗外色彩绚丽的晚霞,他一时浮想联翩,完全将曹府中遇到的种种不愉快抛之脑后了。
牛车驶出新郑门,不久便来到了房州会馆。
“停车!”张辰连忙喊道。
牛车停下,张辰从牛车里出来,摸出一块碎银递给车夫道:“多谢了!”
“谢谢官人给赏!”车夫大喜过望,这块碎银足有一两,他今天赚大了。
“那箱酒给我送到里面去,然后你就回去吧!”
张辰交代一句便快步走进了房州会馆,他今日在曹府根本就没有吃到什么东西,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走上二楼,却意外地看见了老熟人纪达。
“纪都头是才吃晚饭?”张辰走到纪达对面坐下。
“啊,见过张官人!只是在下如今已不是都头,官人不妨直接唤我表字俊康便是。”
说着纪达从包里摸出一串钥匙以及一份租契放在桌上,微笑道:“本来周东主命在下跑一趟官人的府邸,既然正巧撞见了官人,那便省事了。官人,按照周东主的吩咐,你的新宅一应手续已经全部办妥,随时可以搬过去。”
张辰惊讶道:“我分明已让自家管家前去缴纳尾款,怎么周博却替我办了?”
纪达咧嘴一笑道:“官人同样也是房州会馆的东主,周东主说了,你的事便是他的事。顺便说一句,官人的新宅很不错。”
“那便替我多谢你们周东主了。”
“在下一定转达。对了官人,这几日周东主也和我谈好了,如果官人那边暂时用不着我,我就准备接手房州会馆的副总管事,收入倒也优厚,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征求官人的意见。”
“我明日要去御史台上任,俊康你是做过都头的,刑拿案狱皆是老手,那边应该有你的位子。”
纪达笑了笑道:“我知道每个侍御史手下都有几名辅官,但我建议官人刚到御史台时不要轻易换人,先观察几个月,然后才会明白自己该换谁,我先给周东主做事,也可以在幕后帮你出谋划策。”
张辰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纪达说得有道理,新官上任,谋定而后动才是明智之举。
这时,伙计端来一盘包子和一壶烫酒,又上了几个好菜,张辰一口气吃掉几个包子填了一下肚子,这才端起酒壶给纪达倒了一杯酒。
“你的妻儿接到东京城来了吗?”
纪达点点头:“这是自然,周东主已经在这附近给我租了一间院子,有五间屋,我既然要尽心给官人效命,当然也要把妻儿一并接来东京。”
两人喝了几杯酒,纪达忽然道:“官人,朝廷又要招安锡义山匪军了。”
“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
“月初时,朝廷颁布了青苗法,在河北路、京东路、淮南路三路实行,岂料短短半月引起民间震动,此三路中更是有不少农户聚众抗击官府,声势不小,恐怕久必生乱,朝廷眼下是焦头烂额分身乏术,要尽快结束剿匪战事......”
张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心里自然清楚这青苗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之所以失败,并非是由于他的理念不对,而是变法的步伐迈得太快太大,且施政手段过于激进,加上他毕竟人在中央,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在政事堂颁布的政策是一回事,最后落实到地方上又是另一回事。
譬如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以“低息贷款”取代以前民间的“高利贷”,但实际执行中却出现极大的偏差。
就如同最初实行的河北路、京东路、淮南路三路,地方官员们都是老油条,当他们看到青苗法中开了官府借贷的先河后,纷纷将此视为敛财的新路子,于是强行让各地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暗中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向朝廷邀功,竟然额外又添了名目繁多的勒索。
新法颁布短短半月,三路便有不少农户破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闻之令人惊心不已。
......
次日天不亮,张辰便早早起来了,今天是他正式赴任的第一天,昨日御史中丞司马光派人来通知他,吏部的手续已经替他办好,让他一早去御史台上任。
“三郎,曹娟是谁?”用早饭时,祖父张仲方忽然低声笑问道。
曹娟?张辰愣了一下,这是某个官员的名字吗?但这个名字他好像有点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翁翁,你在哪里听到这个名字?”
张仲方捋须笑道:“你昨日带回的包里,不是有一幅画和一本书么?柳娘这孩子一时好奇便过去瞧了一眼,她对我说上面有这个名字,是她送你的书和画吗?”
张辰顿时笑了起来,原来是“曹嬛”,想必是自己的小妹字还认不全,结果看成了曹娟。
曹嬛不就是曹家那个小女书呆子吗?
张辰笑了笑,便将昨日在曹府写对联之事简单说了一遍。
“是曹家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娘,嗜书如命,曹府都叫她小书娘,我写的对联被她选中,书和画就是她的谢礼。”
“她才八九岁吗?”
“最多十岁!”
张仲方呵呵笑道:“我倒感觉这个曹家娘子没这么小哦!三郎莫不会被曹家哄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