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口与恶虎 (第1/2页)
翌日,一行人精心整理行囊,将各自的行李稳妥地安置在剩余的四匹马上。营地经过简单的清理,他们又从河中提来水,将灰烬浇灭,垃圾则悉数刨坑掩埋。这一切都是刘毅自现代带来的习惯,而刘毅坚信,这样的习惯应他会坚持,跟随他的人也会逐渐适应,直至成为共同的习惯。赵云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牵着马匹踏上了官道。上马缓行,他们感受着马蹄铁下坚实的土地,聆听着马蹄偶尔踩踏石子的声音。刘冀一马当先,加快了步伐,开始了小跑,他们要在旅途中继续训练骑术。一边赶路一边训练,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让他们的骑术在短短几天内便有了显著的提升。作为练武之人,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本就超出常人,如今在马背上更是如鱼得水。
辽东郡地广人稀,官道行人稀少,加之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在这样的路面上,若是乘车而行,恐怕车内的人早已被颠得七荤八素。刘毅一行人深知此理,因此即便在马上,也不敢疾驰,生怕马失前蹄,造成不必要损失。刘毅望着这条辽东郡的“大动脉”,心中不禁感叹:“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必将成为刘毅主政辽东郡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日后,刘毅一行人来到了辽东郡与右北平郡的交界。这里的官道更为艰险,道路狭窄且崎岖不平,一边是巍峨的山脉,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护卫们初见大海,无不被其壮丽景象所震撼,连连发出惊叹之声。他们骑着马,在山与海之间穿梭,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然而,刘毅却眉头紧锁,他在观察这一路的地形。辽东郡虽有大片平原,但辽西郡却是连绵的山地,能够耕种的土地寥寥无几。这样的地形,使得辽西郡极易成为土匪强盗的藏身之地。大军若要来剿,仅这崎岖的山路就足以让携带众多粮草的队伍筋疲力尽。然而,若是在此建城,辽西方向的军队将难以突破此地,攻击辽东郡。
然而,这样的地形和道路也阻碍了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与中原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三郡的百姓难以融入中原文化,即使有再好的政策也难以使三郡真正强大起来。当中原地区发生全国性战争时,大量流民难民会涌入辽东三郡避难,使三郡短暂繁荣。然而一旦中原混战结束,国家安定下来,这些流民又会大量回流中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三郡的经济发展相较于中原仍显滞后。
想到这里,刘毅心中充满了忧虑。辽东郡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人口不足却是其致命的弱点。要发展、要强大,最根本的还是人口。因此,未来十年,他必须致力于解决人口问题。没有人口,何谈经济发展和繁荣?没有人口,一切都是空谈。想透了这一点后,刘毅的心情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人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他不再是那个仅有热血和抱负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已经看清自己人生方向、勇于面对挑战的人。
赵云跟随刘毅的时间尚短,而陈武则显得过于随意和熟悉,因此他们都未能察觉到刘毅的微妙变化。只有时刻陪伴在刘毅身边的刘冀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看着刘毅,关切地问道:“少主,可有所悟?”刘毅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微笑着说:“略有所得,但这十年已足矣。”听到这里,赵云和陈武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陈武策马与刘毅并行问道:“师弟有何领悟?”自从军队成立以来,他们在外人面前都很少使用小名或外号而是互相称呼名字或师兄弟师姐弟以示尊重。
“人口。”刘毅简洁地回答让陈武和赵云以及刘冀等一群护卫都陷入了沉思。官道上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马蹄声回荡在空气中。就在众人沉浸于思考之时,突然从官道的一个拐角处窜出一群人,大概有三十人的样子,跌跌撞撞地向他们跑来,一边跑一边回头嘴里还喊着什么。这群人中有流民、行商还有两个骑马的年轻人。刘毅见状立刻下令道:“警戒!”刘冀迅速带领三人策马来到队伍前头两名护卫殿后左右各有一名护卫将刘毅、陈武、赵云护在中间。护卫们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拔刀应战。赵云取下挂在得胜钩上的长枪上前一步走到刘毅和陈武马前守护。刘毅和陈武则迅速打开武器袋取出武器进行组装。看着刘毅手中的长枪赵云不禁赞叹道:“好枪!”刘毅挥舞着龙鳞玄钢枪斜劈而下,一道尖锐的破风声随之响起。他感受着长枪在手中轻盈的舞动似乎比以往更为得心应手。“子龙真是识货之人。”刘毅笑道然后策马与赵云并行,陈武也提着龙棍跟了上来,共同面对前方慌张跑来的人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